关注一下中国的7月份CPI数据(图)
原文标题:CPI里挖出来的好生意
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CPI数据。(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8月13日讯】日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CPI数据:2.1%。新闻里常常跟踪关注CPI,是因为我们用这把尺子来度量通胀,在中国历史上,假如说CPI超过3%以上,那一般是一个警戒线,但是如果长期低于2%以下,也不太好,这说明经济的活力不足,大家消费的动力不够。
CPI常常与通胀联系在一起,但本质上它俩不是一个东西。通胀说的是流通中的货币在膨胀,当钱在变多,大概率会看到价格上涨的现象,但是反过来讲,价格上涨,就不一定是因为钱发多了,它有可能是因为商品的供需发生了变化。
很典型就是这两年,上游的煤炭钢铁还有水泥的价格都脱离了低价恶性竞争,企业利润也在好转,这种价格上涨显然不是因为钱多了,而是因为行业竞争格局在变化。
在逻辑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就像游泳运动员一般身材好,但是身材好的人未必是游泳运动员,而且身材好有多种可能性,也未必是因为游泳才变得身材好,有可能是身体结构适合练习游泳,才成了游泳运动员。
那么2.1%是个什么水平呢?这是三月份后的最好的水平,并且低于通胀警戒线,所以这就说明钱没有变多,货币现象没有出现。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央行此前不是给钱了嘛,而且今年所有的利率水平都在往下降,按道理说钱在变多啊?可是你直接的观察就是今年楼市和股市完全没动静,这是最好的钱没有变多的证明。今年一直在持续去杠杆,清查影子银行和资金池,在严格监管的背景下,中国央行的阀门打开了,但是水似乎没有流出金融体系。这个背景不变,大家就不太需要担心通胀的问题。
那么如果不是通胀,是什么因素让CPI小幅回升了呢?主要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猪肉价格的波动一般比大家经常喜欢调侃的上证指数的波动范围还要大,它直接影响了CPI的高频数据。
猪肉价格一般每三年左右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周期性现象,目前猪肉价格处于周期的底部,我们从上市公司财报也能得到证明:行业老大中报利润预告同比下降50%,行业老二直接预告业绩亏损。这证明了他们正在经历着至暗时刻,也意味着随着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回升,他们的业绩在未来也有可能迎来转机。
那么为什么生猪价格会呈现出典型的牛熊市一样的周期效应呢?这其实和它的行业结构有关。中国有1/3的生猪供应,来自于规模在50头以下的散养户,500头以上的专业养殖户占比38%,上万头的规模化养殖占比仅仅不到2%。
所以,这就有点像是股市,大行情一来,价格上涨,散养户纷纷开始养猪,价位越高来的人越多,然而来的人多了,供需失衡,价格崩溃,人们又开始撤离和逃跑。所有的周期现象背后都是人性的贪婪与恐惧造成的。因此,当一个市场,开始逐渐从个人化,变得规模化和专业化,周期性的价格现象就会变弱。举例来讲,为什么牛肉没有牛周期,牛奶没有奶周期?这都是因为养牛和牛奶现在已经在逐渐变成工业化集中生产,是规模化的原因。
未来猪肉价格的波动也会朝这个方向走,它的波动区间会逐渐变小。它正在从过去的一个粗放的、饱受周期性价格折磨的分散竞争行业,变成一个享有规模效应的好生意,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最后总结,你今天知道了三件事:
第一,CPI和通胀不是一个东西;
第二,当一个行业周期性消失,逐渐集中和规模化的时候,它有可能变成一个好生意;
第三,低通胀对所有企业都是好事,它意味着低成本和廉价扩张。谁不想种下便宜的种子,来年收获一片丰盛的果实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