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触动金融体系 北京感到如芒在背(图)
原文标题:蚂蚁金服大到已动摇国家金融北京感到如芒在背
由马云创立的蚂蚁金服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8月1日讯】(法广RFI)由马云创立的蚂蚁金服,今天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去年处理的支付金额比美国的万事达卡(Mastercard)还要多,它不只控制了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去年而且还向千万计的用户提供融资。
但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蚂蚁金服的成功,却同时招来背后受敌,中国甚至比美国对这股足可动摇根本的力量,感到更大的压力。
报道指出,中国的银行已经抱怨蚂蚁金服蚕食他们顾客的储蓄,使得他们需要付出更高的利息,甚至还迫使他们关掉分行和自动提款机,一名金融名嘴在国营电视台形容蚂蚁金服庞大的货币市场基金,等于是“吸银行血的僵尸”。
报道指出,中国官方显然对蚂蚁金服的规模已经感到坐立不安,并且开始对其活动严加设限。今年年初,中国央行出手破坏了蚂蚁金服花了一年的努力,企图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贷评级系统。央行的出手,等于禁止全国的金融机构使用蚂蚁金服的系统。
官方的监管机关已经发出法规,规定大规模的货币市场基金必须大幅降低它们资产控制防止他们从而可以支付高息。他们并且向蚂蚁施压,减缓进入货币基金的步伐。
报道引述一些了解内情的人士说,当局并且正考虑将蚂蚁金服定位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从而规定它必须遵守应用于银行的资本法规,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影响蚂蚁的利润。蚂蚁去年的税前利润达到20亿美元,营收为100亿美元。
报道引述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朱宁说,中国当局这些年来对蚂蚁金服“一直都视若无睹,任由它无限度的扩张。任由一个规模如此大的金融机构得以避过一个全面性的监管架构,简直难以令人置信”。朱宁表示,他曾与监管当局讨论到蚂蚁对金融制度所构成的威胁。
中国央行一名副行长最近曾不点名的警告有些影响力很大的支付机构,不要以为他们“大到不受管制”。
报道同时引述蚂蚁金服的高层否认公司是一家不受监管的银行。他们说,他们只不过将银行所忽略的金融服务带给需要的顾客。
蚂蚁金服的根源,来自阿里巴巴在2004年所创立的支付宝平台,阿里巴巴同时也拥有一个网上购物平台,名叫淘宝。华尔街日报报道,马云似乎毫不介意中国缺乏法规对一家非银行的支付公司进行监管,报道引述马云曾经告诉他的同僚“如果有人为了这个产品而需要坐牢,我愿意坐牢”。他所指的,显然是这些支付平台存在于一个灰色地带。
随着支付宝的日益壮大,公司开始明白他们可能将迫使整个金融制度需要改变。马云在2008年12月说过,中国的银行对微小企业做得不够,大的银行只会跟国企做生意,忽视亟需资金的微小企业。马云在当年的企业家会议上说:“如果银行拒绝改变,我们将改变银行。”之后不久,阿里巴巴旗下一家公司开始向一些微小企业贷款。
到了2013年,支付宝的帐户拥有客户数以亿计的现金,大多数都是淘宝的用户预先放在支付宝的备用金,当时已经有公司高层担心越积越多的现金可能会引起其他银行眼红,将支付宝视为一个竞争对手。因此支付宝开始计划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支付宝于是有人建议容许客户将他们备而未用的现金放在一个名叫余额宝的网上货币基金用来赚钱,支付宝的客户甚至只有1分钱人民币也可已转到余额宝,而且毋须支付任何费用。
从余额宝在2013年6月成立开始,只不过数天之间,已有超过100万的客户纷纷将钱转到余额宝帐户,而余额宝则将这些钱投资在一些高回报但较有风险的产品,客户从而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息。
2014年时任永隆银行主席的马蔚华说,余额宝对银行业可说是一重大的打击,因为它吸取了客户放在银行的储蓄,有些银行甚至发行余额宝的商业票据,从而导致资金成本上升。
到了2014年,马云从阿里巴巴执行长一职退下,只维持主席的职位,而支付宝则改名为蚂蚁金服,公司则部署大计涉足个人借贷、微小企业借贷、信用评级以及保险等业务,而且这一切还充分利用了中国无所不在的智能电话。
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随之而来。根据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去夏,蚂蚁金服在武汉推出“无现金社会”的宣传,支付宝的用户在商铺使用手机付账,都可以获得回额的优惠。但在计划正式推出的数天之前,当地的央行办事处要求蚂蚁剔除“无现金”的字眼,并且指示当地的商铺不得拒绝收取现金。
不久之后,中国的央行出手对蚂蚁金服的信贷评级系统“芝麻信贷”作出重大的一击。中国不像美国,一直都欠缺一个全国性的信贷评级系统,到了2015年初,央行鼓励蚂蚁和其他民营公司发展他们的信贷评级系统。
蚂蚁金服很快就推出一个使用多个包括个人在支付宝过去支付纪录的变项因素,而拟定的一个评级系统。但到了去年春天,中国央行一名官员在一次论坛上表示,私企所拟定的信贷评级系统“远远低于合格水平”。到了今年,央行向一家新成立的国有企业“百航信用评分”发出执照,成立一家全国性的信贷评级系统。
文章来源:法广RFI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