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清华大学有限公司”追寻“自由之思想”(图)


王国维(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8年7月23日讯】7月中旬,又去了北京。终于了却一桩心愿,到清华园拜谒王国维墓。

360百科: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领域成就卓着。1927年6月2日投颐和园内的昆明湖而死。

20年前,曾读《人间词话》,不求甚解。至于今日,对其人生的三重境界,似有所悟。

拜谒王国维墓,更多却是因为陈寅恪对他的推崇;是对“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无限神往。

王国维自沉昆明湖,或许正是对他“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绝佳注解。

从北京大学东门站出了地铁,过街即是首尾相连停靠的大巴,一直绵延到清华门口。仔细观察,几乎都是全国各地来寻梦的中小学生。步行到达清华大门口,人潮涌动。近前打听,被告知个人不许入校,必须组团。看我寻寻觅觅,马上有人凑上前来,称可以让我进去;代价是每小时30元,方法是骑他提供的自行车或电瓶车。

这种职业,不好定位,姑且称其为“串串”吧。

我在狐疑之中,串串马上自我介绍,称是清华子弟,平时就住在学校;他提供的自行车或电瓶车,可以出入校园;只要骑上该车,到了门口打铃或按喇叭,保安不会阻拦。

我内心有些挣扎。冲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来,却干偷鸡摸狗的事情。思量再三,觉得错过此次机会,说不定此生都不会再来。而且我绝不会参加什么团队,即使下次来了,还是不一定进得去。于是我说,我想去看王国维墓,你知道在哪里吗?串串拿出一张导游图,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景点。他都找不到,我哪里找得到。我说,你找个人问问。他说,你只看王国维墓,其他都不看?我说,其他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房子吗?

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没有大师,再好的校园,也没有灵魂。在我的心里,清华大学早就改名为清华大学有限公司。如果不是因为有王国维墓,有陈寅恪撰写的碑文,我才懒得去呢。

串串向旁边一人打听王国维墓的地点,一边奇怪地说,这么多年,还没有碰到专门来看死人的。旁边那人居然知道王国维墓的地点,串串转述于我,说进了大门一直往前走,到“清华园”门左转进去不远,左手边就是。又说,导游图上根本就没有王国维墓。

我骑上串串提供的电瓶车,到了门口,按喇叭,保安果然视而不见。我径直进去,很容易就找到了王国维墓。

校园里是熙熙融融的人群,王国维墓前却冷冷清清。旁边有一男一女,我以为和我一样,也是来看死人的,暗暗引为同志。近前才知道,他们是选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暂息。这在我的意料之中,那些结伴而来的人,即使知道王国维为何人,却未必知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我面对墓碑正面默哀,继之三鞠躬,然后转到墓碑反面,终于看到了我神往已久的碑文。

碑文大部分清晰可见,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几个字似被人刻意涂抹,有些模糊。果是人为,是何人所为?他们想掩盖什么?清华园内,如此遭遇,不也悲乎!

事毕,骑上电瓶车,原路返回。大师在我身后,慢慢远去。

出了校门,和串串交割完毕,整个过程,用时在20分钟左右。串串窃喜,他又小赚了一回。

一桩心愿,终于了却,只是没有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邓林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