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加码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不好控制了(图)
原文标题:美国关税加码将加大中国政府控制债务规模的难度


美国关税加码,加大中国政府控制债务规模的难度。(图片来源:Getty Images/看中国合成)

【看中国2018年6月22日讯】面对川普总统越来越强硬的关税措施,北京再次誓言会做出强烈反击。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面临阻力的关口,与美国打贸易战会影响到习近平政府的政策选择,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国内债务水平的控制。

继续打关税战,中国内部债务规模会增加

白宫6月18日宣布,川普(特朗普)下令美国贸易代表制定一个价值20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产品清单,为追加10%的关税做好准备。他同时警告说,如果中国再次实施报复,美国将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货物加征关税。

川普6月15日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政府立即宣布以同等规模实施报复、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根据川普的追加关税的声明,加码的关税措施应该是对中国报复措施的回应。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为了应对美国的举措,中国政府可能不得不增加补贴,从而放松对国内债务规模的控制。

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在给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写道:

“如果美国在向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外,继续向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有可能的反应就是进一步对这些产品进行补贴,来弥补这10%的关税造成的损失,这样中国内部的债务会增加,而对美国的出口会减少。”

而控制债务规模是习近平政府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中国新任央行行长易纲3月在一次闭门会议上告诉知名中美经济学家,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债务增长。

今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财经智囊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也说过,中国计划在三年内控制债务规模。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由于习近平遏制债务和防范风险的举措,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有放缓的迹象,表现在投资和家庭消费减弱、公司违约增加等方面。报道说,在增长放缓的压力下,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多次要求中央政府再次对信贷开闸,在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打击经济增长前放松对债务控制的举措。

在川普宣布增加加码关税行动后,中国央行令人意外地对金融机构投放了人民币2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均为一年期。媒体分析,此举凸显中国对与美国贸易战的担忧。

《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央行高级顾问盛松成的话说,如果货币政策现在放松,所有这些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中国无法以同等数量的关税实施报复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认为,面对关税战的突然升级,中国已经无法以同等数量的关税对美国实施报复。他在一篇题为“我们的关税更大”的文章中写道,“美国去年出口到中国的货物和服务总共是1880亿美元,如果增加到2500亿美元,那么,北京走的道路注定要撞墙。”

史剑道解释说,这也许就是川普选择对中国征收关税的目的所在,因为川普认为,这是最容易获胜的办法。不过,史剑道认为,仅凭关税,川普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克劳德・巴非尔德(Claude Barfield)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虽然他支持川普对中国采取措施,但是,关税不是一个好的措施,而且中国其实可以使用其他非关税的手段来报复。

他说:“中国不一定非要使用关税手段。中国已经对高科技的外国企业说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保护体系,他们可以加强这个体系,他们可以继续增加更多的规定,让他们的运营更困难。他们增加安全审议等,他们可以设定新的标准,他们可以用反托拉斯法,他们有各种手段,不一定与关税有关。”

美国《政治家》(Politico)报说,中国政府甚至可以向对待韩国和日本那样,鼓励中国国民抵制“美国货”,抵制苹果等产品来报复。美国财经频道CNBC的报道说,中国还可以采取将人民币贬值、出售美国的资产,特别是减持美国国债,甚至可以放松对朝鲜的压力来报复美国。

不过,报道又说,中国的每一步举措可能都有问题。“针对美国公司的行动可能会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对政府一直以来采取的稳定人民币的措施带来反作用。坚持美国国债或是缓解对朝鲜的制裁不会在经济上有多大的影响。”

贸易战可能会拖累中国GDP下降0.5个百分点

彭博通讯社的报道说,如果美国向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的GDP增长会下降0.5%。这对经济增长已经在放缓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中国去年的增长率为6.5%,今年的增长目标依然是6.5%。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克劳德・巴非尔德说,虽然中国的高科技行业在这次贸易冲突中会受到冲击,但是这也同样会影响到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国为包括美国苹果公司在内的企业生产零部件,对中国产品征税无疑也会影响到美国公司。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