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的精英中有50%是犹太人。(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在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近一半,高盛、所罗门兄弟等著名金融公司都是犹太人创建的。美国华尔街的精英中有50%是犹太人。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美国精英和富豪都是出自犹太家庭,比如:
技术巨头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全球最富有的犹太人,今年70岁的他净资产达到542亿美元。
脸书(Facebook)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出生在纽约附近小镇。按教规长大,13岁办了犹太教成人礼。
为何犹太家庭能培养出这么多精英人才?原来,犹太民族对孩子从小就有一套成熟的教育模式。
书本是甜的
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
知识是智慧
犹太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钱或财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
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希伯来著名的教育箴言是“教养孩童,使他们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其中包含了这样的意义:家长必须仔细地观察孩子,提供机会给每个孩子用创意活出自己的人生。
即帮助孩子去选择正确的路,从而使学习成为甘甜可口、充满惊喜的过程,使孩子得以“完成自己的使命”。家长需要发现奥秘,但这个奥秘是在孩子那里,而不是在家长这里。家长的使命并不是告诉儿女应当做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而“必须在他们的智慧面前谦卑下来”。
重视才能
犹太人重视知识,更重视才能。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是由怀疑和问题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的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
犹太人家庭由此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和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孩子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
特别注重财富教育
儿童最初无法了解金钱的意义与价值,但已对个人的需要有所认知,因此,犹太父母会在孩子开始向父母要东西的时候,就试着向孩子解释他们所要的东西是要用钱去买的,而赚钱是辛苦的。
如果父母不解释,孩子必定认为,任何东西只要向父母要,就一定可以得到。如果父母有求必应,孩子将来势必需索无度。
犹太家庭财富教育时间表
3岁:父母开始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孩子要学会简单的计算。
5岁:让孩子知道钱币可以购买的东西、钱是怎样来的。
7岁:看懂价格标签,培养“钱能换物”的观念。
8岁:教他们去打工赚钱,把钱储存在银行里。
9岁:孩子要能制定一周的支出计划,购物时知道要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省下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之需。
12岁:看穿广告包装的假象,设定并执行2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的术语。
靠“读经”理财
中国人有句俗谚:富不过三代。然而,观察全球知名的犹太家族,却不乏富有200、300年的事实,主要归功于犹太人的金钱观与财富教育。
犹太人对金钱有一套明确态度。他们对财富的文化传承,靠的是《塔木德经》,象征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洛克菲勒家族,就是犹太人活用《塔木德经》教诲的最佳范例。
通过研读这本经典,犹太人从孩子小时候就教导他们如何管理钱包,与如何看待财富的价值,这正是富裕病横行全球时代的防疫抗体。
除了致力于子女财富教育,犹太人还充分运用他们最擅长的“契约”,用信讬来管理遗产,以信讬方式照顾自己的亲人、族人。
购买信讬
信讬就是犹太人的“大算盘”,通过信讬详尽的规范,越优秀的子弟,可以得到越多的资源。例如家族后代进入大学,可以领到若干资金;娶妻生子、创业,又可以领到若干资金。反之,败家子就拿不到钱,因此一份庞大的家产,不容易被一个不肖子孙散尽,可以留给以后更有出息的子孙使用。
以色列——最爱读书的国家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这句话出自《圣经》,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在以色列人看来,文学、诗歌、音乐、艺术对人类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重要。读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尊重知识
传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他们相信死者在夜深人静时会走出来看书,象征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人从不焚烧书籍,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
古代犹太人将书看得破旧得不能再看了,就挖个坑庄重地将书埋葬,这时候他们的孩子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犹太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说法,书柜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进而遭到大众的唾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世界之最。
为什么犹太人的阅读量会如此之高,首先,犹太人尊重读书和知识,并代代承袭。
其次,与以色列的文化政策以及对公共阅读机构的大力扶持有关。以色列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有1000多所,其中学术和专门图书馆约400所,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平均不到40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不光是城市,每个村镇都有陈设典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图书馆、书店成为最繁忙拥挤的公共场所之一。
书店里95%的书都是希伯来文的,外国文学作品通常也有希伯来文译本。以色列人认为,4000年犹太文化的传承、百余年的“犹太复国运动”和半个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为以色列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和动力。来自70多个国家的移民文化,更为希伯来文学增添了光彩。
以色列人喜欢根据排行榜买书,当地报纸每周都会公布最新的图书排行。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以色列人鼓励本国文学作品被翻译和介绍到海外。两年一次的耶路撒冷国际书展和一年一度的希伯来图书周,既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使读者有机会体验找书和读书的快乐。近年来很多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书店也开始借助网际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再次,阅读时间的保证与落实。在以色列,每周五晚到周六安息日当天,不能碰任何带有火和电的东西,公交停运,商店、饭店也大多关门,唯有书店会迎来络绎不绝的顾客。因此,以色列人阅读量大,除了犹太民族本身重视教育外,还有宗教的原因——很多人习惯了通过阅读来度过安息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