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中国经济奇迹遗忘的特殊群体(图)


留守儿童--一个被中国经济奇迹遗忘的特殊群体。(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8年6月7日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本来是孩子们的一个欢乐轻松的节日,但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之一,却是沉重的,那就是,中国的留守儿童--一个被中国经济奇迹遗忘的特殊群体。

“北京——2015年春,13岁的黄凯珑刚刚跳了一级,她从五年级升到了七年级,前途一片光明。然后,她离家出走了。在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中,凯珑解释了她离开的原因:她感觉自己无人疼爱。”

旅英华裔作家,记者张丽佳女士不久前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就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发表文章,这是她文章中的一段话。

我接通了张丽佳女士在北京的电话,问到黄凯珑的近况。她告诉我说,凯珑在贵州省风景如画的季刀村长大,但却是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凯珑的父母在她刚满一岁时就出外打工,把她留给了一个阿姨。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凯珑会和不同的亲戚住在一起,凯珑说她十分憎恶这样的安排。用凯珑的话说,就是“我感觉就像一只流浪狗,”凯珑在沿海城市温州接受张丽佳的采访时说,她现在和男朋友还有几只他们从街上收养的流浪狗一起在这个城市生活。

张丽佳女士对我说,黄凯珑的案例是她在贵州采访时看到的最令她震惊的事情:

“凯珑1岁多就被父母丢在家里,这家住几天,那家住几天,与父母没有亲情,觉得父母不爱他,就离家出走了。他的表哥黄玉中也是留守儿童,很小就辍学了。今年1月份我曾经在南华早报上写过有关他的一篇文章。”

张丽佳女士曾经多次前往中国贵州采访,并住在贵州的一个村子里,在那里采访到很多留守儿童,了解到他们的故事。作为英国华裔作家,不久前又出版了她的小说《莲花》,她为什么对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感兴趣呢?她告诉我:

“第一,我自己首先也可以说是个留守儿童,我在长大过程中,一直没有父亲在身边,我们在南京长大,而我父亲在他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安徽,我一年大概只见父亲一次。其次,我在中国旅行,接触到很多这样的留守儿童,感触到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困惑,他们在学习上,在身心成长和发展上有太多的问题。但是世界上却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故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在贵州的一个村子里驻扎了很长时间,一次去一个月左右,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我采访了不少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

不过,张丽佳女士说,中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有留守儿童问题的国家,但是中国留守儿童数量之大,问题之多,非常惊人:

“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打工潮,现在中国有大约两亿八千多万农民工。数字在中国总是很令人困惑的一件事情,人们一般认为目前中国有约6100万留守儿童,至少一方父母在外面打工,其中大约一半是父母两人均出外打工。一般情况是祖父母带孩子,还有亲戚带的,还有不少孩子成了孤儿。2016年有一个案子,贵州的4个孩子一起喝毒药自杀,他们就是无人照管的留守儿童。”

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量目前大约有6100万人,约占农村16岁以下儿童总数的40%,他们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缺乏父母的身心关爱,以及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

贵州省毕节市曾发生过两起轰动全国的悲剧事件。一是2012年5名男孩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年龄均在10岁左右。这5位少年是堂兄弟,他们的父母都在深圳打工。二是2015年,4名儿童在家中服用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4个孩子1男3女,是留守在家无大人照顾的四兄妹,最大哥哥13岁,最小妹妹5岁。

的确,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在身边言传身教的关爱,受到的各方面的伤害确实不容忽视。张丽佳女士说:

“象我去的村子里,去年就出了一件事,一个留守儿童下河游泳被淹死。还有父母不在,留守儿童受到性侵害,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基本的保护性教育和指导,特别是女孩子。”

我们妇幼论坛节目今年1月份曾就中国的冰花男孩王福满的故事作了报道,他是千千万万中国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这个在云南一座偏远村庄里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八岁男孩,每天都要跋涉将近三英里上学。今年一月份的一个早上,当他在走了近两个小时,顶着满头冰霜进入教室时,一位老师把他的样子拍了下来,并把照片发到了微信上。这个男孩一下子成了网络红人,这张照片,让人们开始关注许多没有父母陪伴、在农村长大的中国留守儿童的困境。

从数字也可以看出,中国留守儿童面临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张丽佳女士说,在中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大约有一千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都见不到父母,有大约260万留守儿童一年都不能与父母通电话,令人触目惊心。

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要承担多少无法承受的沉重?也许我们可以从下面两封留守儿童给他们父母写的信中窥见一斑。

【第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吗?工作顺利吗?真希望您们能早点儿回来。

爸爸妈妈,您们为什么非要出去打工?为什么一出去就是一整年,三百六十五天里只有每周一次的电话联系?爸爸妈妈,我知道现在说什么您们也不会回来的,那我就什么也不说了。我只希望您们每天能多休息一会儿,能好好吃上一顿饭,为我,也为了咱们这个家保住身体。

您们的女儿:郭海瑶

还有一位留守儿童给在外打工的父母亲写了这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好!

有一首诗这样写:“父亲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父亲的眼花了,把明亮的眼睛给了我;父亲的邹纹深了,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父亲老了,他把不老的心给了我……”这让我想起了您——我最爱的爸爸。

母亲你是我的守护神,而父亲是我的保护神,你们都不在家,我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从而我的许多问题也不知向谁诉说?回到家也没有人可以让我诉说的人。

我真的好想你们啊!你们回来吧,我的守护神和保护神。】

然而,出外打工的父母也经历了千辛万苦,农民工父母真是有他们的难处,张丽佳女士说:

“不少农民工在工地打地铺,住工棚,生活非常简陋,没办法把孩子带到城市来。”

多少年来,无论人们如何看农民工进城打工,但有一个无可争议的共识,那就是,他们的血泪和汗水融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大潮,农民工为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但是,诚如张丽佳女士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所指出的:“在过去的30年中,2.8亿的农村人口离开了自己的村庄来到繁华的城市,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这些农民工虽然能通过收入更丰厚的工作为家人找到一个更好的长远未来,但他们却把自己的孩子留在了农村。”“父母有很多充分的理由把孩子留在家中: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远离家乡没有稳定就业,还有被称为‘户口’的户籍制度的限制,将公民的出生地与福利和就学权利捆绑在了一起。”

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率高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近几十年来,在不少城市的孩子在学业上发展迅速的时候,他们的农村同龄人却并非如此,尤其是留守儿童。张丽佳女士说:

“农村孩子的教育非常成问题,北京等大城市的升学率非常高,但在农村,初中升高中仅有37%左右,留守儿童辍学逃课是常有的事。中国今后产业要转型,需要受过教育,精神健康向上的下一代。现在这种情况,许多孩子患忧郁症。”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中国学者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农村孩子上完高中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大约有“63%”的中国贫困农村孩子没上过高中。父母都进城务工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比父母一方在身边的孩子差,并且男孩比女孩受的影响更大,但关键因素是父母的缺席。

张丽佳女士说,即使农村的孩子和父母一起搬到城市,他们也不太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近年来,对进城务工人员的限制一直在放宽。但在大部分城市,农民工父母依然很难把子女送进当地的好学校,因为它们需要居住证、劳动和租房合同、纳税证明等文件。再加上很少与孩子交流,这样使得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了很多隔阂,很多孩子有心理问题。张丽佳女士说:

“北京有一家NGO做了一个统计,统计显示,70%的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甚至有30%的留守儿童考虑过自杀。而且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比如学习成绩上不去。”

显然,来自农村的孩子是落后在起跑线上的一群人,加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农村孩子向上走的机会微乎其微。

多年前,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引起共鸣,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城市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不得不承认,农村孩子想要改变命运,仍要通过教育途径,实现鱼跃龙门的跨越。

但这个鱼跃龙门的跨越,对农村留守儿童是那么艰辛,他们是所谓低端儿童中垫底的一群人,我向张丽佳女士提出这个问题,她回答说:

“对,这是对中国非常大的挑战。这些孩子的犯罪率也会高,本人容易成为罪犯,或者成为犯罪的牺牲品和受害者。比如,青少年再教育管教所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还有受到性侵害,被骗的留守儿童,我去过的贵州一个村庄里,有一个小女孩,就是辍学后被骗到江苏,然后被强迫在酒吧卖淫。”

张丽佳女士说,中国的农民工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中国梦也开始向全世界扩张,但遗憾的是,习近平的中国梦只是个独家的梦,也是个个人的梦:

“如果你生在贫穷的农村,生在贫穷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这样个人的发展机会就会非常少。对他们来说,这种中国梦只是远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我采访出外打工的父母,所有父母都说,他们出外打工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将来有机会出人头地,将来会受到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但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没心上学。象刚才提到的黄家的孩子,长期辍学打工,长大后与父母做一样的工作。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加剧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固化,很难实现社会流动。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只有7%到8%能上大学,加上大学学费越来越贵,很多问题追根溯源都能追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上。”

在多数城市的孩子们欢天喜地与父母共度儿童节的时候,在农村留守儿童小小的心灵里,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喜庆的节日。张丽佳女士告诉我,有个叫刘家超的湖北留守儿童,去年儿童节前给老师写作文,写他儿童节的愿望是什么,这个孩子就给爸爸打工的工地老板写了这样一封信,读来令人难过:“敬爱的老板,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我爸爸很少和我一起吃饭,我想借这个机会和爸爸一起吃饭。”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希望刘家超小朋友实现他的愿望,也祝愿成千上万的留守小朋友们,儿童节快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梒青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