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六四29周年 中国年轻人困守政治与金钱之间(图)


香港年轻人有每年纪念六四的传统,对中国大陆学生有不同程度影响。(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6月3日讯】发生于1989年的“六四”爱国民主运动,有关中共武力镇压的真相早已在互联网上流传多年。不过,在资讯封锁的中国大陆,当局致力于使民众遗忘,避免再度成为危及政权的威胁。现今中国的年轻人,是否全部或永久困守在政治与金钱之间的“全民娱乐”当中?

据英国BBC中文网6月2日报导,23岁的北京人印小小(注:受访者全为化名,下同),现为一名电视剧制片人。她曾在香港念书,这个信息多元和开放的社会没有防火墙,不同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体系长大的同学一起碰撞和聊天,让她对“六四”有更立体的认识。

小小以前只有来自父辈和同学朋友处听来模模糊糊的片段,在香港时,最终得以在墙外的社交网站上“大开眼界”,一下子打开的闸门冲来无数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信息。她于18岁那年看完美国传来的“六四”天安门影片,心里满是不敢相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现在小小说:“这是一代人的悲剧,是一代人不愿触碰的伤疤。那一整波人的声音,从此被藏起来了。”

印小小还发现,被主动藏起来的还有父母对政治的关注和勇气。多年的政治运动的阴影在父辈那里形成了默契,在家里的饭桌上和朋友的饭局上,可以泛泛地聊一些政治话题。但“六四”永远是最大的禁忌。

小小说,在北京的父母不愿让她接触政治,或者在政治上冒险,这是因为父母们经历文革,对政治有着本能的恐惧。

回到上海工作后,印小小现在还是不太会跟身边人聊起“六四”。“未来就是一代人的失语。从此这个事情就没有了。”

身处被“资本控制”的中国文化圈。中国的出版和媒体行业被政府严控,也受资本无形的压力影响。小小对中国的现状挺失望,很多时候觉得心灰意冷。现在的想法就是赚钱。

另一位受访者,今年30岁的徐阳是名商人,已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权。89年时徐阳1岁。在22岁时他带着从大陆听来的“六四”版本:“资产阶级自由化,部分掌权的官二代,利用手里的资源获取到了比较大的利益,然后引起了很多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和其它阶层的联合抵制和反对。”来到香港读书,一待就是7年。他从不参加香港的“六四”纪念活动,他认为几个人的声音,对政策制定者的影响不大。

徐阳表示自己不关心政治,他关心现实的小孩教育,老人医疗,夫妻买房问题。80后是中国计划生育下的特殊一代。成年后他们面临抚养四位老人,和现在二胎政策放开后的养育两个小孩的压力。生活在香港和大陆,为了安家置业,他现在每天必须工作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二点。

00后四川少年张清和中国600多万高考生一同被淹没在无穷尽的书海和题海。在家父母从未曾主动谈起过“六四”,17岁的她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还是从记者嘴里得知。

22岁的王海在江苏,她说已习惯政治选举无自由,知道反抗无意义,也不奢求“因我而改变”。但最关注言论和新闻自由。

25岁青年周州在上海,没有翻墙的习惯。但她认为自己有最基本的政治诉求,还是希望有消息自由,希望不要封锁国外的网站。

90后青年陈诚也对英媒谈了对“六四”的理解,他说,当年在北京当工人的父亲。父亲提起过,半夜里“有解放军跑到宿舍拿着枪指着他们”。

因为好奇和有办法翻墙,陈诚看到墙外的谷歌和YouTube给出不同版本的“六四”记录片。他说,当时直观的印象是鲜血淋漓的场面难以想象。“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重大的事情,居然是被有意识地集体遗忘。”

在到香港或翻墙看到内幕之前,这批受访者他们的“六四”记忆,最初都是支离破碎的画面:比如印小小的是大游行、静坐、坦克上街;80后徐阳的记忆里是学生被鼓动上街。从有限的官方解释中,所有80后90后的中国大陆年轻人或许都知道,“六四”就是“政治事件”的代名词。

BBC报导分析说,统一的官方口径,和有限的信息渠道限制青年的认知。

中国年轻网民一向“内事问百度”,而百度的搜索结果给出了中国官方话语中对此“事件"的三句话解释和定性,指“六四”是一场反革命暴乱。1989年至今,中共中央对意识形态控制越发收紧,如今“天安门事件”、“坦克人”等搜索词已在网络上被彻底封锁。取而代之的是,热搜榜上的明星八卦。

在防火墙高筑后,如今中国本土的手机应用程式不断冒出,新兴的流行视屏应用“抖音”让年轻人一刷就是一下午。抖音上有的,只有娱乐和消遣。年轻人花大量时间追星和刷微博。中国当局似乎成功打造了一个全民娱乐和消费的时代,忘记了政治上的责任。

身在美国的“六四”学生领袖王丹对BBC说,他理解青年对政治的无感和冷漠。“六四过去快三十年,年轻一代在中国目前的政治环境下。生存的压力赤裸裸摆在青年眼前。”

但他对未来怀有改变的希望,认为今天的学生冷漠并不代表未来也冷漠。如果中国的社会条件宽松了,或者出现危机了也会激发政治热情。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