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中华民国称台湾“省” 香港教科书改版“政治正确”(组图)
香港近年改版或订正的小学课本中,均有不少有政治涵义的修订,包括在描述辛亥革命部分删去“中华民国”字眼,并把台湾称为“台湾省”,并淡化孙中山的影响等。(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8年6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钟灵综合报导)连月来香港教育界及出版界政治审查风波不断,上周教育局公布初中中国历史和历史科课程新大纲,将“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动”等20多年来均列入香港教科书的议题去除。港媒翻查近年发现,近年改版或订正的小学课本中,均有不少有政治涵义的修订,包括在描述辛亥革命部分删去“中华民国”字眼,并把台湾称为“台湾省”等。
略中华民国称台湾“省”
《苹果日报》报导,培生香港出版社旗下的《朗文常识》课本,其中有关辛亥革命的部分,从2008年第二版内容“革命军终于成功推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结束中国数千年的帝制统治”、2015年改版后变成“革命军终于成功推翻清朝,结束中国数千年的帝制统治”;而标题也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变成“辛亥革命”。
同一本书旧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部分,改为了“国共内战”,有淡化中华民国存在的意味。此外,新增内容中把台湾称为“台湾省”,其中有一段问题询问学生较认同“台湾省是中国的领土,为求两岸统一,中央政府可对台湾省实行一国两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省实行的制度不同,似乎较难实践两岸统一”。
学者认为,有关内容带有政治含意,小学生容易误会历史。(图片来源:网络论坛)
对此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认为,删去中华民国的关键概念并不适当,“1911年至1949年之间,管治中华大地的是中华民国,是历史事实,应该得到尊重”。叶指出,即使目前内地官方编写的初中中史教科书,亦提及“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认为港府“自我审查已经过了头”。
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庄璟珉亦指出,以“台湾省”称呼台湾,有意图矮化台湾的问题,因为“台湾是地理概念,‘台湾省’是行政概念,背后带有政治观点”,而香港一般都以地理概念--台湾称之,质疑修订带有政治目的。
淡化英殖时代 专家:重塑历史
除此之外,新修订的课本亦对香港英殖历史出手。包括至少3家课本出版社,都将以往所用的英国“占领”香港或“割让”香港字眼、改为英国“管治”香港,并把清末政府将香港割让的历史淡化。其中描述有关部分时,从旧版的“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改为“把香港岛给予英国管治”。
月前就有香港政协委员提出要对香港进行“去殖化”,北京亦曾有类似言论,事件难免令人觉得有关联。庄璟珉指出,课本的改动有政治含意,目的是不承认香港曾被占领、主权落入其他国家手中,历史上英国确实完全管治香港,因此估计当局计划透过改动教科书来“重塑历史”。庄担心,小学生未必有能力理解国家主权和管治权的概念,容易对其理解造成误会。
香港出版总会副会长冼国忠指出,近年教育局要求出版社“重印兼订正”教科书,书本字眼一定要达到教育局的要求才可以出版,而近年的改版是差不多“全本书再做过”。冼指出,虽然教育局一般不会表明出版社应如何修改,但会“提供意见”,并且需要修改到教育局批准才可以出版。
初中历史课程全面修订
与此同时,初中中国历史和历史科课程新大纲5月25日出炉,最终敲定去除“香港史”课题,而“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动”等20多年来均列入香港教科书的议题,则在新大纲中消失。
特首林郑月娥上任后积极推行将中国历史科立为中学初中3年必修科,并提出要对中国历史科进行“改革”,被广泛解读为2012年搁置推行的“国民教育”的替代品。有关课程大纲最快于2020学年在香港逐步实施,而新的中国历史科目的“学习目标”,除了要“培养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还新增了“培养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认同感”。
与去年10月的第二阶段咨询相比,最终敲定的大纲中去除了“香港史”课题,并且把及香港的内容纳入了其他课题中。例如“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香港”在课程改革前是独立课题,但新大纲中却编入了“国共合作与分裂”课题内,并着重“1920年代内地与香港的关系”。
新中史大纲与以往“重古略今”、重视传统文化价值、古人道德修养的教授方向完全不同。教育局指本次修订目的在于指出“香港自古以来与中国的关系”,包括增加更多“政治演变”内容及减少“文化特色”内容。此外,“六四事件”、“六七暴动”、“抗日”、“中共建政”、“主权移交”、“特区成立”等目前香港学校都会教授、涉及中共政权的争议议题,改革后均没有纳入课程中。
“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动”(图)等20多年来均列入香港教科书的议题,在新课程大纲中消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