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贸易分歧仍存在将长期博弈(图)


中国增加进口满足内需是一个接近于最优的结果。(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5月23日讯】针对中美两国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的联合声明,分析师们解读称,中国增加进口满足内需是一个接近于最优的结果,和中国既定的扩大开放目标并行不悖,而且双方达成“暂停”贸易战的共识,意味着短期负面风险下降,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将得到改善,有助于缓解贸易商的情绪,提升贸易活跃度。

分析师认为不宜过度乐观,中美联合声明并没有明确中美贸易差额压缩的目标和时间表;预计未来中国会降低对美顺差,但短期内降幅很难达到2,000亿美元,除农产品和能源外,中国也将增加对美国其他商品和服务的进口。

中信证券分析师秦培景、杨灵修等人认为,预计4月3日、4日美中双方发布的建议征税清单落地可能性极小,声明并没有明确中美贸易差额压缩的目标和截至日期,这已是中国在磋商中能争取到的很好的结果。虽然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了许多共识,但就出现转机的”中兴事件”进展以及美国对华为的调查等问题,在联合声明以及刘鹤的事后采访中均未提及。我们认为,本次谈判,双方在科技领域仍存在较大分歧,未来中美双方在科技领域会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

光大证券宏观张文朗团队表示,根据声明的表述,中国还将大量增加农产品和能源的进口,这意味着进口的步伐和力度将高于之前的预期;增加美国农产品有利于中国下游养殖业,但某些农产品可能因竞争加剧而短期受到影响。

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同意为上述领域达成共识创造有利条件。这表明在农业和能源以外,中国还可能在其他方面扩大从美国的进口,但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从美国的比较优势来看,除了农产品和能源,美国在飞机、半导体、化工、汽车、医药等商品领域、以及旅游、金融、特许专利权等服务领域具有出口优势,未来中国或将在这些方面增加自美国的进口。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组认为,中美达成贸易共识,短期负面风险下降。从宏观层面看,中美贸易摩擦有望缓和,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将得到改善。联合声明中只提出中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并未给出具体数额目标,预计未来中国会降低对美顺差,但短期内降幅很难达到2,000亿美元。

恒大研究院任泽平与罗志恒表示,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避免了最坏情形的发生。最大进展是缓解中美贸易失衡,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美方在贸易上的大部分诉求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消费需求和削减美国贸易赤字,努力寻求共赢。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