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幕】贸易冲突阴云未散“明斯基时刻”或至(视频)
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曾警告称,中国经济面临“明斯基时刻”。(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5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美贸易谈判已经于5月4日结束。白宫新闻办公室表示,美国代表团与中国官员就平衡美中双边经济关系,加强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中国强制转让技术等议题进行了坦诚的磋商,但对会谈是否取得进展不置可否。
5月5日,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发文称,谈判开始前美国政府的代表给中国提出的“条件清单”,是一个在把中国当成弱国欺负的不平等条约。
分析人士指出,从会谈双方的要求来看,基本上双方是“各说各话”,未来几个星期贸易冲突有升级的可能。
在这个关键时点,中国金融系统的问题也引起观察人士的关注。
中国央行于4月25日正式降准,释放的4,000亿流动性似乎并未掀起多大的“水花”。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去年10月发出风险警告称,中国经济可能面临“明斯基时刻”。
本来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在准备迎接降准的到来以解流动性之渴,然而却事与愿违,在降准正式落地的时间节点上,资金面却出现了愈加紧张的状态——银行业的大额存单利率普遍大幅度上浮,国债逆回购利率飙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突然走高。
中国央行释放流动性,金融市场想要钱反而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民生银行研究人士对媒体透露,大型金融机构负债的压力不大,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负债压力比较大。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有限,市场资金面紧张。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市场上短期资金受青睐,同时银行业纷纷争夺一般性存款,流动性压力仍在。此次央行降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宽松。“金融去杠杆的上半场并没有结束,下半场已经开始,没有中场休息”。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资金面连续多日的收紧,资金供给的相对匮乏只是一个背景辅助,主要问题出在资金需求端——金融机构的加杠杆行为带动的融资需求。“央行在此次降准中主动释放无成本、长期限的资金,超出了市场预期。”
在资金供应量一直处于高增速的情况下,中国金融系统仍然不断出现流动性紧张的情况,随之带来的危机或被中国央行原行长周小川言中。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10月以异常严厉的措辞警告中国过度债务和投机性投资的风险,表示中国经济可能面临“明斯基时刻”。
明斯基时刻指在信贷周期或者商业周期中,资产价格上涨会导致投机性的贷款增加,而过多投机所产生的债务会造成投资者的现金流紧缺,即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债务需要的利息。当债权人要求偿还债务时,深陷债务问题的投资者必须卖掉资产价格相对稳定的投资物来维持现金流,然而此时已经没有交易对手方会支付如此高的资产价格。一系列的抛售将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以及流动性紧张,并最终造成资产价格的崩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余永定表示,要防止明斯基时刻的到来,第一,要完善资金流动的管理;第二,首先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上升速度,而后逐渐降低杠杆率;第三,防止因道德风险导致的地方政府债务失控;第四,加强金融监管、压缩影子银行套利空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