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明代信任文官,而不信任武官,因为皇帝害怕武官权力大了要造反,由此派文官指挥战役,然而加上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战争经常失败。
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正碰上王化贞大败而归。一段时间,朝廷惊慌失措,京城谣言四起,整天人心惶惶。袁崇焕曾经悄悄地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山海关考察军情。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了山海关外的形势,并说:“只要有兵马粮饷,我看一个人就能把守山海关了。”
这些话虽说得有些书生意气,但朝廷还是升任袁崇焕为兵备佥事。袁崇焕到山海关后,起初做辽东经略王在晋的下属,在关内办事。当时王在晋专意防守山海关。袁崇焕认为,为了保住山海关,应该将防守北移,在宁远地区筑城驻守。朝廷中的大臣,大都加以反对,认为那里太远,不容易防守。但他们却不知道,假如以山海关为国界,就好像以北京的城墙为国界一样,一旦外围失去了屏障,其后果不堪设想。如在宁远建造一座城墙,则可建立一大片战场,取得一大片巩固的根据地。在这片广阔的战场上,阻击乃至消灭满清军队,比依长城而守,实在牢靠得多。
大学士孙承宗,并没有轻易发表意见,他亲自往关外视察后,支持袁崇焕的意见。不久,朝廷派孙承宗代替王在晋,做了辽东主帅,他令袁崇焕和副将满桂驻守宁远。
1622年,袁崇焕到达宁远,就立即着手修造城墙。宁远离山海关二百多里远,如果能将此处建好,就等于砸下了一颗钉子。于是他订下城墙规格:城墙要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的墙址广三丈。袁崇焕和将士同甘共苦,他们在建造时齐心协力,第二年宁远城墙就筑成了。宁远城高墙厚,成为关外抗敌的最主要的防御工事之一。袁崇焕由筑此城开始,他经营辽东防务几达20年,在袁崇焕未被杀以前,清军虽然多次绕道进袭包括北京城在内的一些城镇,但他们始终未能真正跨过宁远城一步!
经过袁崇焕和孙承宗几年的苦心经营,明朝的边防力量,大大增强。这时的明军,开始主动出击,陆陆续续地收复了一些曾经失去的土地,并把防线向北推进了几百里。面对已经取得的战果和宏伟计划的逐渐实现,袁崇焕内心充满了喜悦之情。袁崇焕也因功连连升官,先升为兵备副使,再升为右参政,主帅孙承宗也对他青睐有加。
边界虽逐渐稳固下来,但朝廷内部却日渐腐败下去,魏忠贤的专横跋扈,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尤其是东林党人的义愤,纷纷上书弹劾魏忠贤。魏忠贤这个时候,就采取极端的手段,杀害了杨涟等六人,史称“前六君子”,并把抗清立有大功的熊廷弼,也一并处死。在清除了这些反对派以后,魏忠贤的气焰更为嚣张,自称“九千岁”,肆意勒索贿赂。孙承宗对魏忠贤不买帐,魏忠贤就派了一个叫高第的亲信,去代替孙承宗做辽东主帅。
高第只会吹牛拍马,没有什么长处。他到任后,胆子和老鼠一样小,不敢驻守宁远城,胡说宁远,战不可战,守又不可守,而且还命令立即撤退。作为广东人,袁崇焕有一股“蛮劲”,他坚决不服从,认为军事上有进无退,宁远一撤,全线即刻崩溃。高第虽是袁崇焕的上级,但因他胆小,况且也是文官出身,竟对袁崇焕无可奈何,只好下令把锦州及其它几个防守据点的兵马,撤到了山海关。这样一来,宁远城就好像旷野里的一株枯树,完全暴露在寒风之中了。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纪元1626年(明朝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13万,号称20万,进攻宁远城,那位魏忠贤派来的高第,就坐在那里,以隔岸观火的悠闲心态,幸灾乐祸地看着宁远城的覆灭和袁崇焕的败亡。但是袁崇焕英勇镇静,一点不慌,披上盔甲,和战士们一起运石补墙。在这次战役中,他负伤数处,却挡住了敌人的进攻。就在敌人退却时,他又组织敢死队,缒下城墙,追杀敌人,并捡回箭枝十余万支。
21日,满清军队再次趁夜出击,仍然没有成功,只好于26日撤围而去。
敌人撤退后,袁崇焕还表现出一副儒者的风度,派使者送信对努尔哈赤说:“老将纵横数十年,没有被打败的时候,今败于小可之手,这恐怕是天意啊!”努尔哈赤也很客气地致书袁崇焕,而且还送给马匹,“约期再战”。
努尔哈赤在攻城时受了炮伤,只得躺在车中,郁郁而回。他对诸贝勒说:“我自25岁打仗以来,每次都能打胜,没有攻不下来的,历时43年,独不克宁远一座孤城。”抑郁中,背上又生了毒疮,伤病交加,数月后,死于沈阳以西四十里的援鸡堡。
从此以后,清军对袁崇焕既尊敬,又畏惧。但朝中邪佞们,妒忌心也渐渐上来了。
宁远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上下喜出望外,一片欢呼。高第因没有援救宁远而被免职,由兵部尚书王之臣取代,袁崇焕升为四品右佥都御史。随即袁崇焕主动出击,又陆续收复了高第所放弃的土地。
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建立了清朝。皇太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正确的战略,暂时放弃宁远,转而攻打朝鲜。就在当时,对明、清而言,双方都需要调整,以便实行各自的作战计划。
明朝需要筑城、练兵,清方则需要进攻朝鲜,掠夺财富,以此巩固统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袁崇焕提出与皇太极和谈,皇太极表示赞同,但明皇帝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说:满清从来都是附庸国,皇太极不够谈判对手的资格。
袁崇焕和皇太极商议和谈时,皇太极利用这个机会打败了朝鲜。就这样,朝廷开始怀疑袁崇焕。
过了两年后,清兵绕过袁崇焕防守的宁西,从西路直奔北京,明军战败。
清军攻克遵化。巡抚王元雍自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也战死在遵化城下。清军在攻下遵化后,直接扑向京师。这时,袁崇焕率兵火速来援,并沿途留下军队,以截断清军退路。袁崇焕于11月10日抵蓟州,但清军绕过蓟州西进,接连攻下三河、香河等城,袁崇焕听到消息后,又急忙带兵去保卫京师,驻兵于北京广渠门外。
在清军的猛烈进攻下,明朝的崇祯皇帝,早已吓得魂飞魄散,这时的京城一片慌乱。现在袁崇焕来了,崇祯心神略定,对他赞赏备至。袁崇焕认为这时部队疲劳,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祯心中十分疑忌,借故推托不许其部队入城。袁崇焕又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没有答应,只是催促他快与清军接战。崇祯帝毫无惜兵休整之心,只知一意孤行!
袁崇焕以两昼夜三百余里的速度,紧急增援京师,此时他们已是人困马乏,但在崇祯的催促之下,又不得不与清军接战。这场仗,打得非常艰苦,两军相持了很久,袁崇焕身穿铠甲,冲锋陷阵,两肋下受了几处箭伤。后来清军终于不支,退到南海子边休整。
崇祯见清军并没有退远,便急不可耐地催促袁崇焕追击,他甚至主张围歼敌人。这时,虽然明军来了几路人马,袁崇焕也统一了指挥权,但他觉得这时决战,时机很不成熟。如果万一出城决战,清军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来与明军拚命,明军很有可能溃退。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到那时北京城就保不住了。因此,袁崇焕的坚守不战是正确的。
但是,崇祯就更加怀疑袁崇焕了,认为他是拥兵自重,要挟制自己,甚至有心要谋权篡位。至少也是要强迫自己采用他一贯与清议和的主张。这么一想,崇祯那颗刚愎自用、而又傲慢的心,就受到了很大的熬煎!
此时,清军在城外大肆烧杀抢掠,使得京城外的百姓大受其害,且崇祯身边的太监,也多在京都置有田产,他们都深怕自己大破其财。想来想去,这股怨愤就发在了袁崇焕的身上,他们说:清兵是袁崇焕引来的,是想要挟皇上与清人议和的。在这一段时间,这些舆论不知为什么就漫天而起,有些人甚至大骂袁崇焕是“汉奸”,弄得人心惶惶,真假不分。竟有人站在北京城的城墙上,往城下袁崇焕士兵的头上,扔石头,一边扔,一边骂“汉奸兵”,石头还把士兵砸死,砸伤。
崇祯知道了这一消息,疑心更大,恐慌更盛。恰在这时,皇太极依照《三国演义》上的“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节,这时他便使起反间计来。
就在这以前,清军曾经抓到过两名明宫派在城外负责养马的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在撤回途中,皇太极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成等人监守。这三个是降清的汉人。到了晚上,鲍承先与宁完成二人,依照皇太极所授的密计,大声“耳语”道:“这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皇上的妙计,你在这里看到了没有?独自骑马去敌处。敌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参见皇上,他们说了好多的话,那两个军官就回去了,皇上和袁崇焕已有密约,过不了多久,大事就可成功了。”两名太监正躺在旁边,把这些话听得十分清楚。第二天,姓杨的太监,见敌人撤退时十分慌乱,便趁敌人的“疏忽”逃奔而归,并马上把这些话报告了崇祯。
崇祯听了这些话,由于他那多疑而又尖刻的性格,当然是马上相信了。他立刻召袁崇焕进宫,立即将他逮捕下狱。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等人见状,惊慌莫名,只好出城等候。三天之后,圣旨到来,说袁崇焕以通敌谋反罪被捕,只问罪袁崇焕一人,余者不惩。将士闻讯大哭,还有的将士破口大骂,顿足而号。
假如在这个时候,有人倡议造反,说不定真会反了。祖大寿知道后当然极为悲愤,他当即率军回锦州,在中途遇见驰援的袁军主力,了解了北京的情况后,也立刻掉头而回。
祖大寿掉头而回,崇祯非常害怕,他深怕清军再来攻城,连忙派人去让袁崇焕写信,召回祖大寿。这是个非常奇怪的逻辑,既不肯正式下诏让袁崇焕写信,又派文武百官前往劝说。袁崇焕先是不肯写,认为这种做法于情理不通,既然不奉明诏,于狱写信召兵回京,只不过是私人行为,但崇祯无论如何,不肯向袁崇焕认错,在群臣的劝说之下,袁崇焕“以国家为重”,写信召回祖大寿。祖大寿把崇祯派的使者看作敌人,当看见了袁崇焕的亲笔信,迟疑不决。这时,祖大寿的母亲说:“如果您不回军,只能加重袁督师的罪名;如果您回去打败了清军,或许能救袁督师出狱。”祖大寿听了母亲的话,率领部队返了回来,沿途攻陷了清军占领的两座城池,也就是断了清军的两条归路。
皇太极听说袁崇焕下狱,心里非常高兴。他本来已攻克了北京以南2l公里处的良乡(地名),立刻回师卢沟桥,破了所谓的“车军”,又大破明军四万多人,擒获和斩杀了一些明军的高级将领,京师大震。但是,皇太极一听说祖大寿率兵返回,害怕自己的路被截,便写了几封议和信,领兵从山海关缓缓而退。
清兵一退,崇祯心中大定。就在这个时候,朝野、军队之中,替袁崇焕辨冤求情的人非常多,纷纷上书,连孙承宗也写诗说:“东江千古英雄辈,泪洒黄龙半不平!”还有许多人心甘情愿以身代之。袁崇焕也在狱中写信,让部下安心抗敌,半年之后,明军把清军赶出了长城。
这半年之中,袁崇焕再有什么样的罪行也该调查清楚了,也该做出决定了!可是,早不杀袁崇焕,晚不杀袁崇焕,清兵退出长城以后,就杀掉了袁崇焕。袁崇焕功高招忌,忠而见诛,又是一件千古奇冤,刑前,他口占一绝云: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表达了这位令八旗铁军胆寒的名将最后的遗憾和眷恋。
一般认为,袁崇焕之死,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温体仁收买袁崇焕部将谢尚文、伪造通敌证据而致。但仔细地推测起来,恐怕并不是这么简单。崇祯皇帝刚愎自用,没有什么授意给他,一个小小的温体仁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妄杀袁崇焕。这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崇祯刚愎自用,不承认错误,不肯做服输的表示吧!
刚愎之君,崇祯至为典型!后来在同李自成的反复较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虽宵衣旰食,表面上给人一种绝无昏庸淫乐之君的样子,倒是显出一副明君的派头,但细细想来,决断多数出于他自己的猜测与好恶而已,且不听人言,心胸极其狭窄。国家命运前途事小,他的判断、他的“尊严”事大。在他心中,纵使亡国,又有何惜?
在杀害袁崇焕15年后,崇祯自缢身死。岂非自寻灭亡?
(据清代《渊鉴类函》)
【附历史人物大辞典】
袁崇焕(1584—1630),祖籍广东东莞,后落籍广西藤县。明万历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投笔从戎,官至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获宁远、宁锦大捷,阻遏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其防区,攻下遵化,直逼北京城下。其闻讯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皇太极未敢再犯京师。但崇祯帝却听信阉党的谗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而将其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被处死于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