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校庆演讲读错字被笑 北大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图)

 2018-05-06 01:3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6

林建华
林建华(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8年5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林中宇综合报导)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昨天下午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公开信,为自己读错“鸿鹄”的发音公开致歉。林建华归因于自己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

5月4日北大120周年校庆,校长林建华致词时,引述习近平日前考察北大发表的讲话,把“鸿鹄”之志的“鸿鹄(honghu,编者注)”读成“鸿浩”(honghao),被网民讪笑批评,认为北大校长竟不会这个词的发音,“鸿鹄”在中学课本就已经出现。

另外,演讲中,林建华还把“莘莘(shenshen,编者注)”读成“jinjin”。

林建华这个出错校庆致词视频在网络迅速散播,但遭到网管一一删除;修剪版的视频中,林建华的“鸿浩”口误被剪掉,这种做法也引发网民批评。

林建华5月5日下午在北大未名BBS(电子布告栏)上发表“致同学们”公开信,信件随后在多个陆媒微信公号上都有转发。

林建华在这封信开头说:“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林建华坦承,“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他特别提到,自己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

林建华表示,当时他生活在内蒙古的农场,十分闭塞。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

林建华还意外提到文革时期被洗脑的过程,他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

他表示,这个时期学的这些东西被背得滚瓜烂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不过他说自己很幸运,1977年文革结束后考大学时,作文在语文科考试中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此外,上大学后学英文也费了很大的劲。

林建华说,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他还说,他所有的重要讲话都是自己写的。

对于这个错误引起的关注,林建华表示觉得失望和内疚。

1955年出生的林建华是山东高密人,文革开始时11岁,在北大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他目前兼有化学家、教育官员、理学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身份。在担任北大校长和党委副书记之前,他先后担任过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校长。

外界留意到,目前在中国大陆各领域特别是党政军和高校、国企等系统,50后仍是握有实权的一代。这些官员也多在“文革”时期受到严重冲击,有些父辈在期间受过残酷迫害,个人成长同样受到影响。

中国历史学者章立凡今年2月在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本届执政班子出生于毛时代的“50后”,可谓命途多舛的一代。成长经历、知识结构、世界观等方面往往存在变异,会影响到执政能力和水准。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