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世界(图片来源:Fotolia)
【看中国2018年5月4日讯】2010年6月,IT精英,互联网公司老板Chris Smith把自己在公司的股份全部卖出,之后给家人发了一封激情洋溢的电子邮件。
在邮件中他表示:为了庆祝自己正式获得财务自由,决定和一个在拉斯维加斯认识的妹子一起环游世界,自己已经买了一艘15米长的帆船,还聘了一个船长和厨子,万事俱备,准备立刻向南美进发……
这样一封邮件,对于家人和朋友来说不算特别意外,因为长久以来,Smith都是大家心目中不苟且于眼前的理想主义者,他曾不止一次跟亲戚朋友说过,等有一天赚够了钱,就去环游世界。
收到邮件,家里人也都替他高兴,尤其是他的弟弟Paul Smith,恨不得也放下一切跟他去云游四海。
7月10日,Smith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家人,表示自己玩了加拉帕戈萨群岛,秘鲁智利,接下来要去另外25个岛屿。
8月4日的时候,Smith又给弟弟发了一封邮件,在邮件里他激动地表示:“我爱死这里了,都不想回去,哈哈,开个玩笑。”
又过了一段时间,离Smith出发已经五个月了,他再次发来了邮件,看起来,他的旅程越发放飞了。电邮的落款是:Smith,发自印度。
在邮件中,他表示将继续前往土耳其,塞浦路斯,然后折向非洲,去埃及,摩洛哥……
12月19日,Smith给弟弟Paul又发了一封邮件,表示自己准备往北折返,经过西班牙,穿越大西洋前往波多黎各,他让弟弟第二年的2月去波多黎各和他碰面,一起冲浪,Paul立刻回邮件表示“明年2月一定赴约。”
然而到了12月26日,Paul却收到了一封Smith发来的奇怪邮件,邮件里,Smith讲起在南非可以贩卖一种名为Krugerrand的金币,他非常感兴趣,想去搞一点试试,“我准备折返回刚果去,我在卢旺达认识一个Krugerrand金币贩子,他能给高出30%的价格收购”。
Paul和父母开始疑惑起来,Smith之前从未提到过贩卖金币的事,突然就讲这么一出,还打算做看起来有些危险的“Krugerrand金币”生意。
但让Paul和父母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封奇怪的邮件,竟然是来自Smith的最后一封邮件。
之后,转眼到了2011年1月,Smith没有再来邮件,到了2月,已经快到哥哥Smith曾说过的“波多黎各之约”了,Paul依然没有收到他的邮件,他开始有了不祥的预感,他给和哥哥约好见面的酒店打了电话,询问有没有来自Smith的2月份的预定信息,对方的答复是没有。
Paul又给Smith发了几封邮件,都没有回复,到了2011年3月,Smith依然没有回复邮件,家里人开始觉得,事情不对劲了,他们多次给Smith发了邮件,都是音信全无。
Smith(图片来源:截图)
难道,Smith出事了?Paul和父母一起向Laguna海岸警局报了案,警方开始着手调查,他们首先检索了Smith护照的记录,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护照显示,Smith根本就没有离开过美国,他的护照没有出境的记录!
没出过境?那Smith环游世界,从他本人邮箱发出来的照片又是怎么来的?他那些无比真实的,和他本人口吻一致的电子邮件,又是从何而来?
带着这些疑问,警方继续展开调查,而Smith的父亲Steve也亲自开始了自己的调查,他首先去见的人,是儿子Smith曾经的生意拍档,公司合伙人Edward Shin,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举动,竟然揭开了一个《天才雷普利先生》般的阴谋。
这一切,还得从头起……
Smith出生在加州的圣克鲁兹,年少的时候他就对互联网产业兴趣浓厚,一直以硅谷的IT大咖为自己的偶像,经常梦想创办一家像谷歌那样的公司。
从大学毕业之后,Smith一头扎进硅谷,很快展露出才华,在互联网行业混得风生水起,他平日里的爱好是冲浪,经常宣称要玩遍世界所有的海滩,但Smith绝不是个空想家,他深知在追求诗和远方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期盼某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IT行业的巨头。
然而,要成为IT巨头,光勤奋是没用的,还需要创意,这方面,Smith从来不缺,Smith有一个有钱的朋友,告诉他自己有一个装满了大堆物件的仓库,里面都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又舍不得扔。
受这件事的启发,他很快琢磨出一个点子,要做一个网上“跳蚤市场”,他创立了一个名Localprofit.com的网站,通过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专为那些需要小物件的批发商搜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网站一经推出,反响热烈,2006年,Localprofit.com单月的净利润高达72000美金。同一时期,热爱冲浪的Smith还创办了冲浪者爱好者的社交网络Swellster。
Smith的互联网业务蒸蒸日上,吸引了业内不少人的注意。2008年,一位名叫Edward Shin的人找到Smith,表示要成为他的合伙人。两人一番长谈,顿觉相见恨晚,虽然出生不同,背景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野心都很大,都想赚大钱。
两人很快开始了合作,2009年4月,Smith和Shin合资成立了公司800Xchange,专注于广告业和互联网技术。
凭着两人的能力和干劲,公司第一年发展顺利,营收达100万美元,第二年接近300万美元,到了第三年,营收已达800万。
按理说,公司按部就班发展就可以了,然而,经过这三年的相处,Smith渐渐了解到,Shin并不是一个靠谱的合伙人,他通过一些渠道了解打听了Shin的背景,得知他的人品很成问题。
Shin和前雇主LG技术公司有着难以消弭的恩怨,LG技术公司的前CEO Joseph Gray曾经给予了Shin很大的帮助,在他还是个小角色的时候,借钱给他买房,给了他一份体面的工作,提拔他当了公司副总裁,最后是总裁。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白眼狼后来居然恩将仇报,背后捅刀子,把恩人Gray踢出了公司。
此外,Shin还非常好赌,曾一小时输掉14万美金。种种恶劣的表现和黑历史,让Smith下决心要和Shin分道扬镳。于是,Smith开始讨论将股票卖给Shin,自己退出800Xchange,在那期间,Smith断断续续和家人讲起过这件事,也表示自己压力很大,之后不久,Smith和Shin订下了签约收购的日期,再后来,家人便收到了Smith的电子邮件,表示自己成功把股份变现,撤资环游世界去了。
后面,就是半年的“环球之旅”,家人不断收到邮件,直到Smith最后完全失联。现在,Smith的父亲Steve为了调查儿子的下落,亲自来找Shin。
听完Steve的叙述,Shin表示,自己想到了一种可能性:Smith或许拿着假护照,用另外的名字出国了,
他还信誓旦旦表示,Smith曾经在内华达州接触过一个办假护照的人,他可以提供名字,但不记得联系方式了。
Smith的父亲把听到的这一切,连同之前收到的儿子Smith的邮件,都交给了警局。Smith的母亲也在行动,他把儿子的照片分发到加州各大警局,希望检查站的人脸识别系统能帮忙找到他儿子。
与此同时,警方也告诉Smith的家人做好心理准备:“如果Smith在邮件里说的事(贩卖金币)是真的,那他很可能被刚果的金币贩子绑架杀害了。”
Laguna海岸警局的Louise Callus探员全权负责Smith失踪案的调查,从报警至今,她一点头绪都没有,人脸识别系统也没有找到Smith,警局甚至把Smith的照片传给了他在邮件中提到“游历过”的国家:智利,卢旺达,南非,都没有任何消息。
Callus探员盯着Smith电子签证的最后更新日期记录:2010年5月12日,想到一个怪异的问题:“按他的合伙人Shin的说法,Smith很可能用假护照离开美国,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一个实现了财务自由,环游世界去放松的人,为什么要用假护照?他在逃避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Callus觉得有必要找Smith的合伙人Shin进一步了解情况,2011年6月,Shin被带到警局问询,Shin表示,自己在前东家LG技术公司那里工作时,曾经因为挪用款项东窗事发,最后被判决赔付LG技术公司80.5万美元。
而当时,他的合伙人Smith也在给LG担任顾问,Shin的案子被调查时,Smith也一度被列为犯罪同伙和怀疑对象,遭到过调查和审讯,虽然后来指控撤销了,Smith仍然感到不安全,害怕背负一定的民事责任。
Shin最后表示:“老实说,我觉得他现在在地球的另一边,不想被找到吧。”
大家对Shin的这番理论将信将疑,警方经过查阅,发现Smith确实曾经写过相关内容的电子邮件,2010年9月,他曾给自己律师发出过电子邮件,表示害怕LG技术公司的案子牵连到自己,之后在结尾写下一句话:“非绝对必要,我不打算回来。”
看起来,一切似乎都说得过去了,Shin的证词,Smith自己的电子邮件内容佐证,就连Callus探员也接受了Shin这个说法:她在给Smith的父亲Steve的邮件中写道:“我的确认为Smith离开美国是出于个人原因,我相信他这么做是因为害怕受到法律上的牵连。”
一切似乎真相大白了,Smith出去环游世界,一方面放松,一方面也是为了躲官司,藏起来不联系也合情合理,他本人应该还活得好好的。警方的追查已经完了,Smith的事似乎已成定局,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Shin自己的一贯人品,令这个案子出现了重大转折!
Shin(图片来源:截图)
那是2011年1月,Smith失踪的事情还没报案,Shin把800Xchange公司一股脑打包跑路了,但是,他欠房东的4万美元租金还没付,房东知道后怒不可遏,委托一位私家侦探Joe Dalu帮忙,表示挖地三尺,也要把800Xchange公司的负责人Smith和Shin给揪出来。
Dalu先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得知Smith已经失踪很长时间了,觉得实在不可思议,之后,他又打听了一下Shin,也没找到这家伙的行踪。一时间,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线索。
好在800Xchange的旧办公室离他的侦探所也不远,他没事就可以从自己的侦探所127号跑到800Xchange旧办公室所在的123号房去。
2011年7月的一天,Dalu遇见了物业经理,好奇地问经理:“123号还空着的对吧?”
物业经理回答:“是的,我曾经提议Laguna警局的人进去看看,他们表示没什么必要。”
Dalu当即决定自己进去看看,物业经理便给他开了门,走进办公室,Dalu在昏暗中举着电筒四处查看,光线从地上移到墙上,再从墙上移到天花板上,
突然,在一个电灯开关和一个门把手上,Dalu发现了一段细小,昏暗的斑点,凭Dalu多年的刑侦经验,他认定:那是血迹!
Laguna海岸警局再次忙碌起来,得知Dalu侦探在800Xchange办公室发现了血迹,警局派人再次赶往800Xchange旧办公室,地毯式搜查了一番,竟然又发现了不少血迹,墙上有,客厅楼道上有,Smith地毯里面和办公室外面都发现了血迹,甚至还有几滴血迹,就在Smith本人办公桌正上方的天花板上。
Laguna海岸警局将搜集到的血迹化验,很快化验结果出来:这些血迹全都属于Smith本人。
Smith失踪案突然有了惊天逆转,很显然,如果没有经历剧烈的打斗,一个人是不可能在办公室这么多地方都沾上血迹的,尤其是天花板。
警方又联想起Smith一个朋友之前的证词,这位朋友表示,Smith曾经对自己说过:“我的生意伙伴发生了一些奇葩又狗屎的事情。”
朋友还补充到,他认为,Smith正是因为对合伙人Shin的不满,才有了离开公司的打算,这一切的一切,让警方开始重新怀疑,Smith根本没有出国,他极有可能被Shin杀掉了,杀害的地点,就在办公室!
据警方推断,Smith和Shin当时已经在谈退股的事,两人因为钱的问题产生了巨大分歧,吵了很久之后总算达成了口头协议,Shin付给Smith一百万美元收购Smith手上的股份。
2010年6月4日下午便是两人签合同的时间,据Shin自己先前的叙述,Smith签完合同,拿到钱之后就远走高飞了,这一切,显然无法解释办公室里从里到外包括天花板上,Smith的血迹。
2011年8月28日,Laguna海岸警局逮捕了准备飞往加拿大的Shin,警方再一次审讯了Shin,综合各方调查的结果,警方还原了Smith失踪事件的全部经过:
2010年6月4日下午,两人原定签合同,因为此时的Shin不但为赔偿LG技术公司掏了80.5万美金,还在拉斯维加斯欠了一屁股赌债,差不多也是六位数,他根本拿不出1百万美金付给Smith作为收购他股份的钱,两人讨价还价,争得越来越凶,Shin一时间怒火中烧,杀心顿起,于是便拿刀杀掉了Smith!
之后,他冷静地给Smith的律师发了已签署的合同扫描件,只不过,合同上的收购条款1百万美元,被他改成了3万美金加价值1万5千美金的金币。
之后,Shin又打电话通知800Xchange公司为数不多的雇员们,即刻起,一律在家上班一星期,然后,他开始自己用工具清理办公室。
对于有一些始终清理不掉的血迹,他也想好了说词,有人看见,就说是自己削苹果割伤手沾上去的。
2010年6月7日凌晨两点半,Shin又租了一辆卡车,把Smith的尸体拉到圣迭戈的美墨边境的沙漠中扔掉,但是,Smith毕竟是在签合同当天就被杀死了,总得想个办法和自己撇清关系,Shin苦思冥想,考虑了种种情况,精心打造了一出Smith环游世界,之后失踪的剧情。
为了把这一套戏做成全套,他考虑了Smith的护照没有出境记录却必须环游世界的合理理由——因害怕法律追究民事责任而躲到国外。
之后,他用黑客手段客进了Smith的邮箱账户,研究了Smith写信的风格和内容,开始模仿Smith的口吻给他的家人发邮件,Smith这一场幽灵般的环球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Shin一直假冒Smith,用Smith的邮箱账户给他家人发各种邮件,让家人以为Smith正在环游世界。
经过半年的假冒,Smith的家人已经基本相信Smith在环游世界,Shin觉得时机差不多成熟了,开始继续导演下一出剧情,他让Smith对非洲贩卖金币生意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决定亲身参与刚果的金币倒卖生意。
这样一来,就算最终消失,家人和警方也可能认定是躲起来或者在非洲出了事。
后来的事证明,一开始,剧情果真如Shin预想的发展,警方和Smith的家人都被成功引到了这条路子上去了,以为Smith环游世界,不得已自己躲起来了。
然而千算万算,Shin没有算到自己赖账的恶习会惹急了房东,让私家侦探Dalu介入,并意外发现了关键证据:Smith的血迹。
几年来,Smith失踪案经过了多次开庭和审理,控辩双方数次交锋,终于在2017年12月,大陪审团裁定Shin谋杀罪名成立,今年1月,Shin杀人案的审理被再一次推迟了。
目前,本案的最终宣判结果以及量刑依然没有出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Shin终究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