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元夕夜(组图)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元宵节也称正月十五、上元、元夕。唐、宋时期的元夕夜,“灯”“火”辉煌,远非今日能及,从唐诗、宋词中便可一睹唐、宋元夕夜的繁华。

元夕夜忆长安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着词声。”

张祜的这首《正月十五夜灯》,描绘的是帝京长安正月十五夜晚万灯齐明,皇帝与民同乐的盛况。开元年间,每到正月十五,唐玄宗都会携皇族和朝臣到看楼上赏灯。夜色将尽时,宫女们会舞动长袖,随着琵琶、笙、笛、箜篌等组成的乐团,翩翩起舞,歌舞、乐声之美妙盛大,直传天上。

还有描写长安城元夕夜街景的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
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描绘了一幅奇丽的夜景。除了“火树银花”,还有点上了无数明灯,灿烂有如天上的“星桥”。月圆之夜,明月追逐着繁闹的人群,灯影月光下,歌妓们华服浓妆,一面走一面唱。长安城的元夕美景,令人观赏不尽,无限留恋。

有以寻常百姓家为视角的诗: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崔液的《上元夜》,以全民参与的笔调,记述了元夕夜的长安城夜不戒严、灯火通明、人山人海的热闹氛围。

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也颇为有趣,从“恨不得观”,反衬未能观赏到元夕夜灯景的遗憾:

“月色灯山满帝都,
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帝王之都长安城,满是月色灯山,前来观灯的马车华丽、香艳,多得都堵塞了宽敞大道。虽然身处闲暇,却无缘目睹中兴盛世的元夕夜景,真是羞惭遗憾啊!

两宋元夕繁盛

到了两宋时期,元夕夜有多繁盛呢?从准备时间上,就知道宋人对元夕夜有多重视。北宋时,从前一年的冬至节过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元宵节。

在元宵节当天和前后各一天,地方官府可以悬起千盏灯笼。在都城,皇帝会先到道观上香,然后上灯楼观灯,并宴饮群臣,宫廷乐队则会演出各种剧目。周边的国家的使臣也会率本国的歌舞乐队,在灯楼下列开庆贺助兴。彼时,奏乐张灯,城门打开一直到天亮,让百姓尽情赏游。

由于元夕夜太繁盛,后来又增加了正月十七和十八两天,即观灯五日。正月十八晚上收灯,当最后一曲歌毕,便是“楼台冷落收灯夜”,晏殊的《正月十八夜》正是叙写收灯: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疾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间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宋室南渡之后,对元宵节的重视并未淡弱,准备时间比北宋更久,从前一年的重阳节之后,就开始准备来年元宵节的灯笼了。记载南宋生活的《武林旧事》,还专门以“灯品”记载了上等新奇灯笼的种类。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广为流传,这首词便是描写南宋元夕夜的繁华盛景。元夕夜的东风拂过,花灯纷繁,焰火宛若阵阵星雨被吹落。华丽的雕车宝马来来往往,街上满是香车留下的气息。凤萧声悦耳灵动,计时的玉壶,在月光下转动,鱼形、龙形彩灯整夜的翻腾、舞动。而最让后人动情的是——这繁华元夕夜里笑语盈盈的丽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本文留言

作者赵长歌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