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期间,外国记者被安排看京剧
【看中国2017年12月8日讯】题记:LA Times记者Julie Makinen在那届著名的十八大会议期间写的一篇,嗯……游记,我闲得没事儿翻译成了当代汉语,看一次,乐一次。全文如下:
对于中国同行来说,拍到一个美国记者穿着京剧服装“下基层”是给十八大最好的献礼。在宣传部门安排下,我参观了首钢改造工程,去了河北霸州参观市民文化。
中央电视台,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同行们追着外国记者采访。我很快发现,我们成了他们新闻报道的主角,外国记者躲呀躲,但就是甩不开。
当央视的话筒伸到我面前时,我下意识摇头晃脑,试图躲开镜头,故意口齿不清,就差抠鼻屎了(注:作者是来自俄亥俄州的一位女士,为逃避采访,可真拼呀。)为的就是让这个镜头没法用。
又一波中国记者袭来。问我最关注十八大的哪些问题。这次没客气:“西藏,腐败,薄熙来,温总理家属的财富。”
中国记者都快哭了。
新闻中心组织了第二场参观采访活动在河北霸州,在李少春大剧院,我们先观看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合唱,然后被领去了看京剧,部分记者被请上台表演,我无聊地玩着手机,想着午饭吃啥。
“Hello!”主持人突然叫我。
我吓了一跳,连连摇头,拒绝了三次。
我知道,一旦上台,中国记者们将得到他们最需要的镜头和照片。
记者们起哄,非要让我上去。
我明白了,这会儿即使我冲出门,也会被他们拖回来。
我被穿上京剧戏装。中国记者们很兴奋,一片闪光灯,他们得到了想要的宣传材料。
第二天,一个英国朋友发来了一封带报道链接的邮件,说我成了“十八大的官方白人面孔”。
点开链接,红得炫目。
头条的照片就是我穿着戏服。
吓死宝宝了。
我的情绪很快起了变化。开始同情起这位人民网的记者来。
就一个霸州之行,写了整整8页。
这位可怜的同行,接下来每天还要写多少这样的文字啊。
而我成了宣传工具的一部分,糗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