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10月7日讯】作为投资人,无论是买房还是炒股,弄清楚市场上的资金量非常重要。过去几年,中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普遍采用M2衡量市场上的货币总量。
M2被称为广义货币,是居民和单位的存款+现金总和。有意思的是,9月15日央行发布2017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是164.52万亿元,同比增长8.9%。M2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降到了个位数,不仅如此,8月份还跌破“9”的关键数字,创下历史新低。
中国近20年的M2货币存量及增速对比(网络图片)
与过去M2时不时20%相比,目前的货币供应量确实低得可怜。原本货币供应减少,资金面紧张,股市楼市难免掀起一场波澜。然而,8月份的股市逆势上涨了2.68%,楼市总体保持平稳。
该怎么解释M2大幅收缩时资产价格仍然表现得相当突出呢?较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M2作为货币总量的度量值已经失真!
现在问题来了:在M2已经失真的情况下,市场上真实的钱到底有多少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知道现代意义上的货币(钱)到底是啥?
笔者认为,货币必须得同时满足下面四大特征:合法通用、交换功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即货币必须具有支付的功能,度量商品价值的功能且在较大范围内能够流通使用。
我们可以分成两类:
1、非电子货币:纸币;
2、电子货币: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想想看,银行存款是不是可以用来转账支付?账户资金一旦划转,其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特征表露无疑,银行转账受法律保护且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所以银行存款是货币,纸币就更不用说了。
对银行存款来说,我们把100块钱存在银行里,实际上是银行欠我们100块钱,银行会给我们一张存款凭证,这张存款凭证是没有价值的。打个比方,某一天这家银行破产了,那么这张存款凭证就是一张废纸。
人们之所以放心在银行存款,就是因为相信银行的信用。所以,在这个交换过程中会产生100块钱的信用。
对纸币来说,实际上也是没有价值。如果国家没了,这张纸币其实也是一张废纸。现实中我们的劳动成果之所以愿意接受纸币作为货币补偿,那是因为人们相信国家的信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每个月的酬劳是多少,实际就产生了多少信用!
所以可以这么理解,从现代意义上说,货币增加多少,信用就增加多少,信用就是货币。
如果你还听不明白,那就再举两个例子:
1、在纸币没有出现以前,一般是白银充当货币的功能。A把100两白银存入XX钱庄(银行),XX钱庄把100两白银借给B,在这个过程中信用会产生200两白银(A借给XX银行的100两白银+XX银行借给B的100两白银),而交易过后货币仍然只有100两白银,即B拿到的100两白银,而A在XX钱庄(银行)存款不能随便动用,不满足货币的基本功能(合法通用、交换功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所以不能充当货币。
2、在现代,A把100块钱存入XX银行,形成XX银行的活期存款,XX银行将100块钱贷款给B(假定不需要存款准备金)。在这个过程中信用产生了200块(A借给XX银行的100块+XX银行借给B的100块)。同时货币也产生了200块,即B拿到的100块+A在XX银行的存款100块。因为在现代社会中银行存款可以转账支付,满足货币的基本功能。
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的含义发生重大变化。在古代,货币不等同于信用,但在现代,货币即是信用。
好了,如果你现在承认了货币=信用,那现代社会中信用还有哪些,难道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吗?
那当然不是!
比如人们在支付宝里存钱,实际上就是支付宝欠大家的钱,我们存多少钱,信用就会产生多少。与此同时,支付宝、微信的资金可以用来转账支付,具备合法通用、交换功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四大基本功能,所以它也是货币。
但是,这些货币很多并没有统计在M2里,导致M2失真。
那么现在市场上真实的钱、真正的信用有多少呢?
按照《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统计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中国的信用总量达到181.92万亿,远比同期M2的155万亿多得多!
下面是近年M2和信用总量对照表:
中国近年来M2和信用总量对比(作者制图)
如果数据统计准确,那么它告诉我们3点信息:
1、M2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上全部的钱规模了,大约有20%的钱尚未被M2统计覆盖;
2、2016年末,信用总量是181万亿,这是当时市场上所有的钱的数量,相较2015年,增速16.51%,说明市场货币供应量仍然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3、2016年,中国GDP增长是6.7%,信用总量(所有的钱)增长是16.51%。一般来说,社会上的钱主要用来创造财富(GDP),如若富余,那么将会造成价格上涨:
物价、资产价格上涨幅度≈信用总量同比-GDP同比=16.51%-6.7%=9.81%
它解释了目前两大经济问题:
A、货币确实存在超发!
B、货币超发下,2015年出现股市牛、2016年出现楼市牛!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