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唯才是举,不计私人恩怨!

曹操不仅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而且他还把一些“经”不明、“行”不修的人,吸收到他的周围,成为他的重要将领和僚属。

例如有个名叫季阐的人,他曾犯过接受贿赂、夺取人家婢女的错误,曹操觉得他非常有才华,仍固执地让他做了济北相。曹操这样做,并不是表彰他的错误,而是看重了他的才华。他用“失晨之鸡,思补更鸣”的谚语,说明:他的品质不好,确实是错误的,只是不要揪住不放,要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就像耽误了报晓的鸡,还想再叫一声补上一样。再如有个叫丁斐的人,是很好的参谋人才。他在曹营任典军校尉之职时,曹操非常相信他,他有什么建议,曹操通常都能加以采纳。可是丁斐却是个贪图小便宜的人。建安末年,随同曹操伐吴,利用职务之便,用自家的瘦牛,换了一头体壮的官牛,被人告发,受到了下狱免官的处罚。以后,曹操又恢复了他的官职,对他没有什么责备。

在曹操的部下中,有一部分人,曾悄悄的写信给袁绍,把曹操一通臭骂,大肆吹捧袁绍,有的还干脆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战败逃走,扔下了这一大批书信。曹操得到这些书信后,他的手下,都纷纷表示:“应该把他们抓起来。”曹操却不以为然,微微一笑,说:“在当时,我自己心里都没有数:不知未来成败如何?,更何况别人!”于是,他根本没有加以追究,把信统统烧掉了。并表示:不必追查是谁所写。按当时的情况看,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件事传出后,那些暗通袁绍的人,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其他的人,也觉得曹操度量很大,体恤部下,能够容人,心甘情愿为他效力。可见,曹操的装聋作哑,并非糊涂,其实是安定军心的明智之举。

在用人方面,曹操充分表现了他容天下之量的气度。不念旧恶,不计私仇。袁绍的部下陈琳,在官渡之战前夕,为袁绍起草了一篇声讨曹操的檄文,檄文不仅举出曹操的种种罪行,还在文中骂了曹操的列祖列宗.对他的人格侮辱、人身攻击的味道,非常浓。例如说曹操的祖父是宦官,父亲曹嵩是领养的,曹操则是“赘阉遗丑”。他把曹操的家世,揭了个底朝天。这在当时,是极能伤害人的手段。在汉朝末年,宦官由于操纵朝政,残害人才,名声极坏;汉代看重门第,在领养方面,人们是不愿意说的;汉朝历代帝王,都强调以孝治天下,骂老祖宗,比骂本人还难以接受。因此,像陈琳这样的恶毒攻击,一般人是难以容忍的。作者也不应该那样写!但当陈琳被俘,向曹操赔罪后,曹操非但没杀他,还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官职名)。

再比如宛城之战,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爱将典韦,他的右臂,也被张绣军队上的乱箭射伤。当贾诩劝说张绣,来投曹操时,他不但既往不咎,还表现出非常热情的样子。他不仅没有报杀子之仇,同时还同张绣结成了儿女亲家,并封他为扬武将军。对此,《三国志》的作者,在《魏书・武帝纪》的评语中,这样评价说:曹操用人“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这说明曹操在用人问题上,确实能克制感情,从不看重自己的私人恩怨,而是为大局着想,做到了唯才是举,量才录用。

曹操还能礼贤下士,不忌“清高”。他对于那些享有声望、自恃清高的名士,总是能以宽容之心待之。如名士邴原,超脱世俗,清高自许,不好安排他。投归曹操后,曹操任命他为东阁祭酒,对他的态度十分谦恭。建安十二年(207年)冬,曹操北征乌桓,回到昌图,设宴招待士大夫,喝酒到了快要醉了的时候,曹操说:“在这次作战中,驻守过邺城的诸君,他们肯定都会前来迎接。不管今天还是明早,他们都会来的。不会前来的,只有邴祭酒吧?”话音刚落,邴原却先到来。曹操非常吃惊,喜出望外,立即起身,远远出迎,并对邴原的表现大加赞扬。这不仅反映了曹操的礼贤下士,也可以从中看到邴原自恃清高的影子。邴原不仅有些骄傲,还有些清高,他常常借自己有病为由,高卧家中,不理政事,很少出头露面,对此,曹操也能加以宽容。曹操对清高名士,以礼相待,委以官位,有着政治上更深层次的考虑。汉末名士,是一股较强的政治势力,他们在社会上名望高、影响大,对他们的态度如何,关系到人心向背。曹操对这些人采取宽容、敬重的态度,大概是出于利用这些人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影响,以争取人心的考虑。但是也应肯定,曹操对士人的这种态度,也不乏广纳人才、才尽其用的用意。“唯才是举”便成了曹操留下的千古名言。

本文留言

作者艾益民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