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三大“灰犀牛”(图)


灰犀牛之一的是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双降。(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8月22日讯】前不久,“灰犀牛”这个词火了。“灰犀牛”不是随机突发事件,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通常用来指代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灰犀牛”这个词火了以后,都在谈要如何防范“灰犀牛”,不过诸如你我虽然知道了灰犀牛这个词,却并不知道要防范哪些灰犀牛,今天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目前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存在哪些潜在的“灰犀牛”,我们离“灰犀牛”还有多远。

灰犀牛1: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双降

2012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出现信贷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双降的局面。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体现为各类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均快速上升。其中,农商行的不良率持续高于其他各类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不良率则交织上升。2016年三季度以来,国有银行、农商行、外资行的不良率开始出现回落,但是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不良率呈现继续上升态势。而且,总的来说,各类银行的不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与不良贷款率上升相对应的是商业银行体系拨备覆盖率的下降。从2014年以来,中国各类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出现了100个百分点左右的大跌。尽管目前各类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于100%(意味着银行总体上风险仍可控),但银行资产质量与抗风险能力的下行趋势仍不容忽视。

直观上,“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然而,2012年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在承担风险上升的情况下,盈利能力却出现了下滑。2012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和资本利润率都出现明显的下滑。虽然,2016年以来,净利润增速的下滑趋势有所企稳,但资本利润率的下行趋势能否企稳尚需观察。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削弱了银行体系自主抵御风险的能力。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与盈利能力的双降增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潜在系统性风险。

灰犀牛2:影子银行有卷土重来之势

影子银行体系是正规银行系统之外作为信用中介的实体和活动。在中国,影子银行包括理财产品、信托贷款、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业务或机构,它们对存款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替代,从而导致所谓的“金融脱媒”现象。

影子银行的规模可以通过社会融资总量中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部分来近似反映。

2012年以来,影子银行融资占同期社融的累计比重最高接近40%。在2014年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来,影子银行的规模有所下降。但今年以来,影子银行的融资比重再次跃升,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超过30%,有卷土重来之势。

由于受到的约束、监管相对较少,影子银行的产生实际上就存在规避监管的考量,个体理性行为转化为集体非理性的概率相应更高。在经济扩张时,影子银行融资增加,容易加剧经济过热,推高资产价格,导致资产泡沫风险的累积;在经济下行期间,影子银行融资收缩,又容易加速资产价格下跌,导致违约风险发生。此外,影子银行还大量存在期限错配和风险错配等现象,容易引起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传染。因此,当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卷土重来也是当下金融体系的“灰犀牛”之一。

灰犀牛3: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当前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重要影响。

需求方面,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购房者的债务负担承重。如果房产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产抵押价值不足可能导致房贷违约,从而造成银行出现坏账损失。

供给方面,房产价格居高不下带来土地价格持续上涨,从而导致房企的开发贷款相应增加。同样,如果房产价格转而出现快速下降,房企销售收入下滑可能导致房企的房地产开发贷款、房企债券等出现违约。

更进一步,一旦购房者或者房企出现违约情况,银行变现抵押资产又会造成房价的进一步下行,从而出现“泡沫破灭-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

2015年-2016年中国房价水平的较快上涨,对应着同期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上升,说明居民部门的长期债务负担显著加重,而居民债务负担加重又提高了房价下跌时抵押贷款违约的可能性。

实际上,在2014年-2016年,央行每年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都提供了上一年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敏感性压力测试,以验证出现房地产价格快速下降时商业银行不良率增加的情况。

然而,2017年的《金融稳定报告》并未公布2016年底的银行业压力测试数据,只说明2016年底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26.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较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达25.0%;2016年全国新增房地产贷款5.7万亿元,同比多增2.1万亿元,累计新增金额占同期新增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4.8%。

考虑到2016年房价、抵押贷款、居民中长期债务负担都有较大上升,当年银行压力测试数据不公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银行体系房地产相关风险状况有所恶化。因此,房地产价格的高企实际上就是中国当前经济金融体系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是最大的“灰犀牛”。

站在目前这个时点,这三大“灰犀牛”是客观存在的,鉴于这些“灰犀牛”会直接影响我们所持有资产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潜在“灰犀牛”的演变趋势,提前做好应对。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石大龙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