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为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古之明君,孝亲爱民,以天下苍生为念,施政点滴均为“仁政”之体现,为后世楷模。
1、唐太宗追思母亲,放声大哭
据《册府元龟》记载:贞观二年,唐太宗办理国家军政大事,每天工作、吃饭在西宫。他即位后,有一次,到陇州,经过庆善宫,他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胎盘,还埋在宫中。母亲慈祥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她的生育之恩,不知何以报答?”说着便放声大哭起来。
周围的人,都被太宗皇帝的这种孝亲至性感动。
2、君臣乐见各民族的友好
据《通鉴》记载:唐太宗在未央宫,设酒宴为太上皇祝寿。饮宴间,太上皇请突厥颉利可汗表演跳舞,又请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
然后,笑着说:“各民族亲如一家,真是空前未有的盛况!”
唐太宗捧酒上寿道:“这都是因为您的教诲,并非是儿臣的力量所能做到的。”
这时,殿上的人们,都为各民族的友好而庆幸,高呼“万岁!”
3、天子拜匹夫为师
据《吕氏春秋》记载:上古的尧帝,没有天子的架子,他见到善绻,就恭敬地向他请教。善绻只是个平民,尧作为天子,为什么以如此的礼节,对待善绻呢?因为,尧感到自己的品德智慧,都比不上善绻,所以把善绻当作老师。
4、推心置腹,胡越即为兄弟
据《北史・魏纪》记载:北魏孝文帝常说:“凡是作君主的人,就怕对人民不平等、不能推心置腹地对待他人。如果能对人民都推心置腹,那么,各民族就能亲如兄弟。
5、隋高祖辟谣
据《册府元龟》记载:隋高祖派晋王讨伐陈国,任命高颖为元帅,凯旋而归。隋高祖欢迎高颖时说:“您攻破陈国后,有人造谣说您造反,朕已将他斩首。君臣的团结,并非是小人所能离间的。”
6、谦虚可以免祸
据《册府元龟》记载:晋元帝曾经告诫子弟说:“强盛和满盈,是治家所深忌的。气候尚有四季的推移,我们有什么德行,可以不衰败呢?只有谦虚、再谦虚,也许能够免除。”
7、五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据《意林》记载:周武王说:“我想了解五帝在谨慎方面的表现,以便仿效。”
姜太公说:“黄帝居于民众之上,心中总是不安,深怕朝不虑夕。所以三次封住铜人的嘴,以示慎言。尧在位时,步步慎重,如临深渊。舜统治天下时,行动谨慎,如走在薄冰上。禹当政时,整日提心吊胆,深怕引起国人不满。汤做天子时,小心翼翼,不敢懈怠。”
8、唐太宗上畏苍天,下惧群臣
唐太宗说:“别人都说:天子至高无上,无所畏惧!我则不然,我上畏苍天,下惧群臣。我整天兢兢业业,深怕:言行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9、君子以恭敬为本
据《名山藏》记载:明太祖对身边大臣说:“骄傲是恶劣的品质。田子方的论点,我不同意。君子应以恭敬为本。”
10、赏罚不滥即是宽厚
据《经济类编》记载:金世宗说:“帝王当政,固然应以宽厚为本,但梁武帝却因只讲宽厚,以致纲纪败坏。朕认为:只要赏罚得当,不滥就是宽厚。”
11、元世宗救活死刑犯
据《通鉴》记载:元仁宗时,晋宁百姓:侯喜兄弟五人,共犯死罪。朝廷准备把他们一起杀掉。
元仁宗叹道:“这样会造成他们一家的不幸。可以从中挑选出一个罪轻者,杖责以后释放,使其父母得以赡养,不绝其后代。”
12、曹操割发自责
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在一次行军中,经过麦田,命令士兵说:“不准践踏麦田,违犯者处死。”曹操的马踏入麦田。曹操说:“制定纪律的人,自己却违犯了纪律,这怎么能领导部下呢?”要求对自己做出惩罚,于是抽剑割断头发,放在麦地。
13、天灾人祸之时,天子应自责
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德宗巡游到奉天(今陕西乾县),陆贽说:“当前盗贼四起,皇上应该自作检讨。”德宗采纳了这一意见,所以,他在奉天所下达的诏书,都充满悔过自责之情。
宋神宗时,韩维被召入宫议论朝政。神宗说:“天旱,很久未下雨,怎么办?”韩维回答说:“陛下忧虑灾情,节食祈祷,不足以应付天意。应该深刻检讨自己的过失才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