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智库:资本管制不能“因噎废食”

【看中国2017年7月26日讯】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是中共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端智库。7月25日,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浙商银行共同发布报告指出,当前财富管理行业的资金流向总体上以支持实体经济为主,但资管业务及影子银行体系的大发展也导致中国金融行业过度膨胀,防风险加强监管势在必行,但不能“因噎废食”限制资管正常创新。

名为《钱去哪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的报告指出,中国资管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稳定的客户、资金及中间业务收入,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保值增值工具,并一定程度支持了实体经济,但大量资金进入金融体系空转,令资管机构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市场及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加大了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压力。

该报告认为,为了‘穿透’财富管理行业底层资产,缩短资金链条,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更应该关注‘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中国金融乱象“主要出在监管体系不协调上”,监管体制是一个框架、起引导作用,如果引导方向有问题,就得不出预期的结果。

截止2016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占比28.4%,在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累计2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有超过70%的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通过投资债券、债权、股权等类资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报告作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分析称,实现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根本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应通过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风险收益匹配的理财产品,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最需要的领域。

监管套利、空转套利等乱象不断倒逼监管体制改革。报告强调,相关部门需要密切跟踪分析资金的动向和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实时的数据监测系统,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

报告强调,监管与创新历来都是一堆矛盾体,监管过度也并非良药,适度才是维持两者平衡的关键,毕竟“一行三会”的职责在于“排雷”而非“引爆雷区”。

中国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上月曾表示,当前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存在一定的乱象,存在非持牌机构做代理资管,以及持牌机构有套利行为,需要制定统一资管规制的规则;同时,资管行业需回归资产管理的业务本质,打破刚性兑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