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 周恩来初恋情人投河自尽内幕(组图)


五四运动时期的张若名。(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海外中文网站转载署名桑农的文章,介绍张若名与周恩来的初恋情史和张若名的悲惨结局。张若名与周恩来同期加入中共,但后来退出,中共建政后屡次申请再次加入中共,但却在中共的政治运动中难堪凌辱而投河自尽。

张若名,1902年生于河北保定,1915年考入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翌年正式升入该校正科(本科)第十级(届),与邓颖超同班。

1919年“五四运动”后,张若名参与包括女师同学在内共同成立的“女界爱国同志会”,与邓颖超等共同赴京请愿。

一次,请愿返程的火车上,张若名与“学联”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周恩来商议“女爱会”与“学联”合并成立“觉悟社”。1919年9月16日,“觉悟社”正式成立。

“觉悟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出版《觉悟》杂志。发表文章用数码谐音代号。周恩来是五号即伍豪,邓颖超是一号即逸豪,张若名是三十六号即杉陆。

1920年1月出版的《觉悟》杂志第一期,刊登了署名“杉陆”的长文《“急先锋”的女子》,当时,张若名还不满18周岁。

《觉悟》杂志仅出版一期,周恩来、张若名等4人被捕,关进警察厅营务处的囚室,周恩来被判有期徒刑2个月,张若名被判罚金60元。

出狱后的张若名,一度回到保定老家。但不久即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后与周恩来等人在捐赠和资助下,于1920年11月7日远航法国,勤工俭学。

中国勤工俭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在法国无法自救,于是,寄希望于刚刚建成的里昂中法大学。1921年9月21日,一百多名勤工俭学生进占里昂中法大学,招致法国里昂当局出动警察,蔡和生、李立三、陈毅等104名学生被强行遣回中国。当时在巴黎的周恩来、张若名等人声援营救,都无济于事。

周恩来初到欧洲时,思想徘徊在欧美民主政治与俄国共产主义之间。里大事件后,对民主政治失望,转向信仰共产主义。

1922年6月下旬,“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成立,该组织简称“旅欧少共”,后改名“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张若名由周恩来介绍加入“旅欧少共”,后自动转入共青团。

中共《新华网》2005年刊文《鲜为人知:周恩来和他的初恋情人张若名》介绍,1922年是周恩来与张若名感情最融洽的一年。

但是,周恩来出于对张若名的家庭出身,以及才高气盛的性格一次次与其辩论等原因,最终选择了邓颖超。1923年春天,周恩来和邓颖超确定了爱情关系,张若名离开了巴黎,十分伤心地和周恩来分手。

1924年张若名因在法国参加列宁去世纪念大会,被法国警察跟踪、讯问面临被驱逐,加上与当时中共共青团支部组织负责人任卓宣发生意见分歧,张若名退出中共党组织。

桑农在文章中说,周恩来、陈毅等人由于看到个人奋斗的无望,转而寻求集体的力量;张若名的情形则完全不同,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的大门依然敞开,退出中共组织后,留在法国专心读书。


杨堃与张若名在法国拍的结婚照。(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对于张若名告别“中共”的选择,周恩来等人竭力反对,但张若名决心已定,毅然与他们分道扬镳。据说,她后来与丈夫杨堃定情时相约:“此生不再过问政治,专心从事学术研究。”

经过6年的苦读,1930年张若名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文科博士学位。当时与她先后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女学生约有40余人,而能够获取博士学位的唯有她一位。她成为中国第一个留法女博士。

1930年12月15日,张若名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北平中法大学校长李圣章当时正在里昂,现场聘请她为北平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文学院)教授。

1931年至1937年,在北平中法大学任教期间,张若名的生活相对平静而安逸。她专心于教学,致力于中法文化的交流。

好景不长,北平沦陷后,中法大学部分学院南迁,张若名等人留守,仅能领取基本生活费。整整八年,除了参与《法文研究》的编务,她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活动。

1946年,北平中法大学复校,张若名又回到文学院,继续教授法国文学课程。1948年初,张若名的丈夫杨堃接受云南大学聘请,任社会学系教授兼主任。由于担心国共分江而治,一家人将天各一方,张若名受聘于云大中文系,与丈夫一同南下。

1949年,天翻地覆,张若名在老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民盟。从1950年起,她不断地申请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每年都要交上一份长长的申请书。申请材料越写越长,一次比一次深刻,但年复一年不被批准。文章说她也从来不灰心,还常去听党课,找自己的入党联系人,汇报思想情况。

1957年,中共反右派运动开始,张若名一如既往,积极参加,儿子杨在道在家信中,流露出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不同见解,她认为儿子需要教育,竟然将信交给组织,希望中共党组织上对儿子进行帮助,结果导致儿子被打为右派,关进劳教所,22年后才恢复自由。

1958年6月18日上午,云南大学中文系召开批判会,拿出张若名历年思想汇报材料,断章取义,无限上纲。其1924年退党之事,终于被翻出来,不仅是右派,而且是叛徒。张若名想不通,找总支书记谈话。当得知下午还要继续批斗,自由表达的权利被剥夺,人格尊严将丧失殆尽,中午,她便投河自尽。

张若名死后,云南大学立即召开了对她的声讨大会,民盟也随即将她除名。直到中共改革开放,其儿子杨在道从劳教所出来,上书邓颖超,请求她帮助为母亲平反,张若名被平反:张若名政治历史清楚,无重大政治历史问题。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