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薪资滞涨 央行紧缩难
【看中国2017年7月2日讯】据路透报导,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股市看来,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那就是通货再膨胀(reflation,意指企图提高物价以反制来自通货紧缩的压力。)但却没有出现通胀(inflation)。
得益于过去近10年时间央行实施的前所未有的刺激政策,市场克服重重阻力,依然表现出色,但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和创史上最低的失业率却没有像以往一样,刺激消费者物价上涨。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薪资没有增长。今年上半年薪资就像一条不会叫的狗,那就更别指望下半年它会咬。
自金融危机爆发10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突然间异口同声地告诉市场,不久将撤回纪录最低利率和抗击危机的刺激政策。如果有什么因素能够促使央行三思而后行,使全球市场的涨势得以继续,那就是低迷的薪资增长。央行或许有很好的理由收紧政策,但通胀肯定不是其中之一。
尽管失业率下降,但通胀压力却在减弱,这种情况与历史及传统经济理论相左。菲利普斯曲线暗示(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薪资应随就业市场收紧而上升,但欧元区菲利普斯曲线自2011年以来大体是平的。
除英国央行以外,各央行未能实现各自的通胀目标。美联储近期将今年通胀预估从1.9%下调至1.7%,欧洲央行预计到2019年通胀率将仅为1.6%。
发达国家的薪资增长普遍较低。美国仅为2.5%,英国为2.1%。英国退欧导致英镑下跌后英国通胀上升,英国实质薪资因而正在下降。
有许多因素促成了这一结果:科技快速发展、自动化、全球化、工会成员减少、人口变化,以及受更多兼职、自由职业者和临时工影响,就业市场呈割裂状态。
央行人员似乎越发形成这样的共识,即货币政策无力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所以为什么要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呢?这种政策可能不会实现他们的目标,而且未来可能还会产生大量问题。
承压
让政策承压制定者颇感欣慰的是,2009年后薪资增长龟速状况已由家庭财富上升所抵消,家庭财富的增多要归功于金融市场的繁荣以及房价的上涨。
在美国,与2009年扩张初始时相比,家庭净财富已激增40万亿美元,从55万亿美元增至95万亿美元。而且仅过去两年便增长了11万亿美元。
所以,尽管薪资滞涨,更健康的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应该能为经济成长及股市继续带来支撑,尤其是假如主要央行计划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趋势当真实现的话。
但市场观察人士仍对央行意向持一定程度的怀疑,这也无可厚非。过去10年间,他们曾有过数次同样的经历,而且每一次都是宁肯过于谨慎也不冒险犯错。
据汇丰经济学家,没有薪资压力,意味着欧洲央行一直贯穿到明年都只会“逐渐”回撤资产购买规模,而且美联储明年可能只会升息一次,而不是其暗示的三次。
他们认为,如果薪资增长没有“实质性”加速,特别是德国方面,欧元区通胀就无法达到2%。
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表示认同。认为欧洲央行或许会因为“技术性因素”不得不开始撤除资产购买计划,但薪资及核心通胀的缓慢复苏意味着,明年不可能升息。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