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6月4日讯】最近,有网络视频曝光了电商网站上存在的“境外购”黑幕,消费者通过“境外购”渠道买来的竟然是国内的山寨货。为了牟利,有快递代收点竟然提供“异地上线”服务,帮助山寨品厂商提供境外发货信息,并隐瞒境内的真实发货地点。
工人日报表示,“境外购”造假背后,是庞大的跨境电商交易市场。去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了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暴增,令人不禁想到另一个问题,为何这些消费者,要花重金寻找海外代购渠道,而非购买中国生产的同类商品?
亚马逊中国公布的报告显示,不同时代,中国消费者海外代购的商品是大为不同的。90年代,代购商品多为电子产品和玩具;2000年以后,珠宝、手表、高档衣服等“大件”成为代购首选;2006年,手机也成为代购热衷品;到了2014年,代购首选物品居然变成了户外工具。
文章认为,从代购商品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迁。曾几何时,代购品牌手机是许多出国人员的“重要业务”,而当国产智能手机崛起后,这样的业务已经很少了。
也就是说,当中国缺乏同等质量的商品,或者实际销售价格比境外昂贵许多,并且这类商品正在成为时尚时,中国消费者就会大量寻求海外代购渠道来满足需求。毕竟,为了一个商品自己办签证打“飞的”是不值当的。上世纪90年代,这样的需求是娱乐;本世纪初,这样的需求是服装奢侈品;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是智能工具,如今则变成了健康。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很多时候,消费者对于时尚商品的反应,要比制造商更快。当然,国内制造商也在追赶,有的领域赶上了,比如手机,但也有的领域仍然有差距。不过,这样的差距有时候不是生产能力,而是品牌效益,要知道,国内有多少家海外商品的代工厂……
文章称,对于企业而言,想知道几年后国内的消费品趋势,看看今年海外代购的畅销品是什么就可以了。
事实上,也不是没有企业发现这样的商机和规律,但相应的追赶步伐却难以迈大。一方面,从零开始与境外进口商品竞争,市场风险性和研发、推介成本都较大;另一方面,一旦自己的国产品牌打响,还要面对可能的山寨品冲击,以及高昂的打假代价。毕竟,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海外代购,就是担心在国内买到的是假货。
以服装为例,当消费者从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买来的名牌服装难辨真假时,不得不选择“境外购”。但是,如果说国内的高仿名牌服装已经能做到以假乱真,为什么不自己另立品牌拓展市场呢?原因不难理解,如果自创品牌有了影响力,很快市场又会被各种高仿品冲击,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文章指出,如果一些地方因为种种原因对假货保持较大的容忍,不从生产源头上打击假货,如果线上线下的销售商和相关商业平台以种种理由回避假货问题,并且不会因此付出惩罚成本,那么,商业市场上将继续存在这样的怪现象:中国人争着通过“海外购”来买到高档消费品,而外国消费者通过“海外购”从中国买走的,依然是各类小商品。
这笔买卖,怎么算起来,都不合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何云 校对:文龙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