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全球排名退居第七 距美元就差四功能(图)
中国资本管制和干预汇率令人民币难以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5月2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5月25日消息,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已退居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长期追踪人民币国际交易使用的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1.6%,为2014年10月以来最低;排名也滑落至第七,是自2015年2月以来最差排名。
此前,据中共政府官媒据新华社报道,2015年8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2.79%的历史最高纪录,使得人民币一度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但随后上升势头逐渐消退,原因是汇率波动以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抑制了外国投资者使用或持有人民币的兴趣。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一直保持在第五位。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表示,自中国央行从2009年下半年起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2015年下半年起至今,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显著放缓,部分指标甚至出现了逆转。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对人民币的需求减少主要缘于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经济正创出25年来最慢的年度GDP增幅。人民币兑美元经过十年的稳定升值后,在2014年初达到峰值。
此后,在2014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也达到峰值后,经济下滑和资本外流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下跌,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似有停滞状态。媒体援引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称,“目前国内去杠杆和降风险以及维持人民币兑美元稳定是监管层最看重的,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度还没有那么高。”
多种因素叠加,近年来中国的GDP增长率不断下降。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也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人民币的国际声望降低。而中共政府支撑国企及干预经济的行为,也拖累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政府提出人民币走国际化道路,寄希望于以此获得国际声望和地位。
长期以来,美元是国际市场中体量和影响力最大的货币。因此,欧元在推出的时候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在欧元推出以来的多年时间中,欧元确实成为一个平衡外汇市场力量的主要货币,但是欧元最终并没能取代美元成为全球范围内通用的储备货币。目前,根据SWIFT提供的数据来看,全球范围内约有30%的交易和支付行为是通过欧元结算的,而美元的使用范围仍然排在全球第一,支付结算所占比例高达40%。
法国投行Natixis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货币应当具备四大功能,满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不同需求。
首先,一个成功的货币需要承担交换媒介的作用。根据Natixis提供的数据来看,在私人部门间的交易和支付结算领域,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交易结算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欧元和美元的使用规模。
其次,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主要货币应当能够储值,这样一来私人部门的企业和投资机构才愿意将资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等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以确保这些资产对应的购买力不会快速下降。但是,目前境外机构持有中国股市上市股票资产的比例较低,仅为0.8%左右,而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总比例仅略高于2%。从2014年以来,境外银行投入中国的存款和贷款规模整体开始下滑。
第三,一个成功的货币应当具备国际记账单位的功能。这也就是说,如果人民币想要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国际化货币,贸易收据等文件资料都应当以人民币为单位开具并使用人民币支付,而不是美元。但是,即使是澳大利亚这个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仅有0.5%的贸易文件是以人民币为单位开具的。
第四,一个成功的货币需要一个高度发达的固定收益市场作为支撑。因此,国际企业和机构在进行支付结算时可以通过银行固定存款或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支付。尽管目前中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但是境外机构的参与度并不高。同时,中共政府债券市场的规模相比美国和欧洲政府债券市场也较小。
从整体来看,中国更希望通过一个国际化的货币结算系统,来取代美元在外汇市场中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目前来看这种国际化解决方案就是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