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再曝风险 一个业务将全面禁止(图)
中国金融业再曝风险,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图片来源:Fotolia)
【看中国2017年5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金融监管日益趋严,风险高企的银行业与证券业尤为受到关注。在日前的新闻例会上,证监会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该业务被停止后,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融资困难,对股票和债券市场也产生影响。
中国央行基于MPA(宏观审慎评估)考核和偏紧的货币政策,让各家银行均面临囊中羞涩这样一个行业共性压力,而银监会正在进行的各项摸底检查,更是令银行的经营雪上加霜。
不仅如此,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强调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不得存在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接近监管人士称,上述表述实际针对的是整个资管行业,包括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
所谓“通道业务”,是指券商向银行发行资管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购买银行票据,帮助银行将相关资产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之外。在这个过程中,券商向银行提供通道,收取一定的费用。通道业务的主要形态曾经是银信合作(银行与信托机构),因为银监会的禁止,于是银行转而与证券公司开展银证合作。
综合陆媒5月22日报道,某大型券商机构金融董事总经理介绍,通道业务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同业业务,主要投资于非标市场,有三大典型投资方向:
一、信托受益权,银行有大量投资需求是通过券商的资管计划或者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来投信托的计划;
二、票据收益权,主要是对已经贴现的票据进行买入或者回购,该业务产生的根源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后计入银行的贷款规模,部分贷款规模不够的银行有强烈需求转让票据资产,是扩表的动作;
三、委托贷款,如融资受到一些政策影响的房地产行业、政府融资平台,会产生银行通过资管计划进而投资的方式方法,包括最近做的比较多的通过资管计划参与产业基金,产于有限合伙企业的LP,认购契约性基金等等,跟委托贷款的性质相似,主要解决商业银行对限定行业或者融资人信贷投放的需求。
证监会这项举措是在金融市场去杠杆、去监管套利的背景下发生,是监管层面的共识。该董事总经理预计,未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必须承担投资标的的筛选、尽职调查、投后管理、清算交收等。资管通道业务虽然在合同中有现状返还这样的条款,但一旦业务本身发生风险,券商和基金公司是管理人,是法律主体的责任无法规避,就有成为原告和被告的可能。
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后,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困难,标准意义上的通道业务被限制后对股债两市影响有限,若未来模式降低银行存款规模,进而影响贷款规模,是否提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值得思考。
2016年来,信用债违约事件层出不穷,信用利差在违约事件后小幅波动,信用风险也一度成为当时市场最大的风险点之一。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基金专户只是作为通道存在,某些基金专户竟沦为操纵市场的工具。
中共党报人民日报5月22日再次释放信号,其刊登题为《“猫冬”过关行不通》的文章称,面对最严监管,大多数机构开始清理残局,收缩前段时间过度膨胀的风险业务。但一些金融机构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躲过这一关后,还能“重操旧业”。市场规范化的大趋势不会变,如果抱有幻想,就会贻误良机,错过转型的最佳时间窗口。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