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和证监会联手处理金融风险(图)


中国金融系统加杠杆成为资产泡沫膨胀的主要推手。(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4月1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近日,中国银监会接连下发多份文件,表示要控制非银机构加杠杆造成的金融风险。此前,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要求也出台相应规定。目前,中国金融系统加杠杆成为资产泡沫膨胀的主要推手。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多份文件,其中46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到,非银机构利用委外资金进一步加杠杆、加久期等现象属于空转套利的范畴,风险在不断增大。

此外,该通知还要求银行,简述其理财资金委外规模以及主动管理和非主动管理的规模情况,并列明简要交易结构。

事实上,从2015年6月股灾发生后的下半年开始,银监会就开始对委外资金进行摸底,随着委外业务在2016年大爆发,近期银监会对银行委外业务情况排查更为深入。

另外,中国证监会也发布委外基金新规。日前,一些地方证监局也召开了辖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工作会议,并对辖内机构接受银行委外业务展开调研。

综合陆媒报道,4月12日,济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王群航表示,所谓“空转”是指资金在金融系统里面转,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2015年底委外业务逐渐出现,到2016年便疯涨至万亿规模,为什么市场上突然增加这么多委外规模,这就是银监会提到的‘空转’。”

王群航提到,银监会此次下达的46号文,相当于双向掐住委外。“之前证监会规范委外的行为,不允许公募基金变成通道,抓的是受委托方,而银监会抓的是委托方,现在就是要两方面共同着手把资金‘空转’遏制住。”

对于此次银监会对委外提出的新监管要求,部分机构人士认为,或将对委外业务再度带来冲击。银行发展委外业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银行资产端收益太低,无法满足收益需要,而机构想要留住委托资金,不断给出高收益。

4月13日,招商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裴晓辉认为,具体对委外的影响,还要等是否有细则落地。如果确切细则出来,则更能确定收紧的范围和影响。

此外,这对债券市场也存在利空影响。海通证券姜超等认为,债券投资方面,控制回购杠杆,债券投资产品杠杆设定上限,产品底层资产杠杆穿透,委外一对一账户的杠杆将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随着债券等资产收益率下降,各类金融机构盈利压力仍大,扩规模愈发激烈,资金层层嵌套、套利链条拉长,部分中小行和理财也从配置盘转为交易盘,加上非银委外投资,这些资金不断追逐资本利得。

在过度的金融化和杠杆之下,一旦产生资产荒,市场就追会极力逐资产价格,追逐稀缺性的资产,追逐杠杆。如果没有,市场也会创造资产、创造杠杆。结果就是暴涨暴跌,金融市场的风险性事件越来越多,也给金融监管造成麻烦。

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在经济状况好时,企业致力于扩张,大规模利用杠杆,致使全社会资产和负债迅速膨胀。如果经济预期发生逆转,企业便会出售资产偿还债务。一旦偿债成为多数企业慌不择路的集体行为,资产价格就会一泻千里,债务风险迅速显现。

一些高负债企业的风险暴露与近年经济“脱实向虚”有关。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胡滨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尚未根本性改观,行业内分化将愈演愈烈。部分劣质企业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其信用状况相应地会继续恶化,导致其债务违约。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正鑫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