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雄安新区的权威人士曾被江泽民雪藏(图)


徐匡迪(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7年4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郑文新综合报导)河北省雄安新区未来如何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前中共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成建雄安新区权威人士。1990年,朱镕基想把徐匡迪从中共上海教卫办调到中共上海市计委工作。徐匡迪直言,自己不喜欢计划经济,喜欢市场经济,到计委工作,“有没有搞错”。朱镕基大笑说,“我终于找到一个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去做计委主任了。”2001年12月,江泽民为私利雪藏徐匡迪。

徐匡迪成建雄安新区权威人士

4月6日,陆媒的报道称,河北省雄安新区未来如何建设,成为各界民众最为关心的话题。近期,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等权威人士密集就雄安新区表态发声,答疑释惑,勾勒出雄安新区的建设走向。

这是陆媒首次把徐匡迪称为权威人士。

报道称,徐匡迪说:重点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做好现状传统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做好就业保障;统筹好移民搬迁和城镇改造,让搬迁农民融入城镇生活;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徐匡迪表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设立新区的首要任务。承接的疏解功能要符合新区发展要求,同时也要根据疏解功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新区规划空间布局。

朱镕基赏识徐匡迪

2015年2月10日,陆媒的报道称,2001年11月底,国际展览局召开第130次大会,中共上海市长徐匡迪用英文作了上海申办世博会的陈述,各方面反映很好。徐匡迪一行是2001年12月4日上午回到上海的。时任副市长韩正、市政府秘书长姜斯宪和法国驻沪总领事等到机场迎接。在巴黎作完陈述后,徐匡迪一行还对摩纳哥大公国进行了两天访问。12月7日,徐匡迪回国后仅3天,却突然去职。

上海市民也觉得很惊讶。老百姓总是喜欢探听政坛秘闻,当时上海坊间流传着,徐匡迪当年深得朱镕基赏识的故事。

据说是在1990年,徐匡迪陪与时任中共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到欧洲访问。在参观巴黎证交所时,中共代表团的翻译虽然精通法语,但不懂“期指”等经济名词。陪同的徐匡迪插话,解释了相关经济名词。

在回上海的飞机上,朱镕基问起徐匡迪的学业背景,说想把他从中共教卫办调到中共市计委工作。徐匡迪直言,自己不喜欢计划经济,喜欢市场经济,到计委工作,“有没有搞错”。朱镕基大笑说,“我终于找到一个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去做计委主任了。”

类似的传闻还有不少,坊间热衷于把朱徐两人搭起来,说明在他们心目中,这两人是同路人。

2002年2月27日,英媒BBC的报道称,上海中共前市长徐匡迪被普遍认为对上海过去20年来的经济成就有极大功劳。在上海的西方投资者也对徐匡迪评价很高,认为在他的领导下,上海才会有自1995年起经历的所谓快速"商业复兴”。

由于中共上海市长在中国政坛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因此当徐匡迪出人意料的辞中共上海市长一职时,引起了外界许多揣测。一些中国问题观察人士认为这是由于中共党内权力之争。

江泽民为私利雪藏徐匡迪

2002年6月18日,有海外媒体的报道称,2001年十二月初,徐匡迪被迫辞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一职,调任中共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至今已有半年多了,但所引起的风波却越来越大。徐匡迪不断收到慰问信、花篮等,直至五月都未中断;先后有中共十九个省(区)、直辖市和四十多个部委,通过各种渠道探究原因。

据上海民间盛传:江泽民全退后,准备定居上海,他交给黄菊一个秘密任务:将当年毛泽东前妻贺子珍居住的花园洋房扩建成江公馆。当时该花园洋房的四周正大肆拆迁,整个工程尚未完竣。黄菊和徐匡迪发生内斗,二人中必须走一留一时,江泽民当然不能将负有秘密使命的黄菊调走,因此徐匡迪必走无疑了。上海市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中间,纷纷在如此议论徐匡迪调离上海的原因。不少人提出:江泽民对徐匡迪被迫辞去中共上海市长一事,应负有直接责任。

扩建一座公馆用不了一年,况且江泽民非但不准备十六大全退,而且要继续留任两职。任期一下就是四年,所以扩建江公馆不是为了他住。有人私下透露,江泽民”关心”王冶平的身体,建议她十六大以后搬回自己熟悉的上海去住。江泽民下届铁定得让出国家主席一职,否则会犯众怒。不做国家主席,即使出访也不用携带夫人,这正是江泽民让她走的理由。王冶平也琢磨住在中南海里烦事太多,眼不见心不烦,看不见那些烂事兴许身体会好一点,而且江绵恒常常住在上海,有个豪华的公馆大家都方便。江泽民霸着个宋祖英,要是王冶平腾出地方来,大明星就可以过过住中南海,当小老婆的瘾,否则花两亿元装修中南海音乐厅干什么用?这些能不能成为事实答案在十六大以后。

扩建江公馆和徐匡迪被迫辞去上海市长有关吗?太有关了。江泽民不希望徐匡迪知道江家太多的事,而且黄菊是个著名的马屁精,用不着江泽民发话,他就都”照应”了。

另外,徐匡迪在中共上海市长任内,党内、社会上都给了他很高评价。他的工作作风、才学、人品都受到各方面发自内心的称赞,有这样评语的干部是江泽民最头痛的,他不希望老有一面廉洁的镜子照着他,让他相形见绌。所以把徐匡迪调到中共中国工程院,虽说是平调,可就等于收进了保险箱,从此无声无息。

本文留言

作者郑文新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