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穷与富:收入流动性衡量出的结论
【看中国2017年4月5日讯】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当然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贫富分化。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今天的贫富差距正越来越大。
从媒体和研究机构那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数据。有讨论收入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称,中国收入排名位于底端50%的人,他们的收入占比从1978年的27%,降到了15%。而顶端1%的人,赚走了全中国13%的收入。
也有讨论财富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称,2014年中国顶端5%的家庭拥有财产高达46.6%,而底端50%的家庭拥有财产比例仅为8.1%。
所以许多人认为,中国富人正变得越来越富,穷人则越来越穷。
但是,这些数据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们都是静态的。这些数据不能告诉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到底过得怎么样。拿收入来说,在任何一个国家,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收入不是一成不变的,收入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0年前你可能还是在底层挣扎的穷人,但是20年后你可能就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
于是,经济学家就用“收入流动性”来衡量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收入状况。如果一个社会收入流动性高,那就证明只要通过自身努力,穷人也有机会向上爬。根据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的数据,经济学家可以追踪一个中国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是过得更好,还是过得更差。
可遗憾地发现,即使是以“收入流动性”来衡量中国贫富差距,过去二三十年,大部分穷人依然难以摆脱贫穷,而大部分富人则显得高枕无忧。
先来看看中国农村。把中国农村人口按收入五等分(低等收入、次低收入、中等收入、次高收入、高等收入),并把时间跨度拉长到25年。
1986年属于农村低等收入者(最低20%)的人,在2010年还留在最底层的概率达到34.6%。经过了25年的奋斗,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大潮,农村低等收入者跻身中等收入及以上阶层的可能性只有43.5%。次低收入者跻身中等收入及以上群体的概率要高一些,有51.1%。不过有意思的是,1986年的高等收入者(80%-100%),到了2010年只有32.1%的概率能保住富人位置。
当把时间跨度缩短为7年,并把目标锁定在农村低等收入者,就可以比较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收入流动性。会发现无论是在1988-1995年、1995-2002年还是2002-2009年,位于底层的低等收入者在经过7年努力后,都有超过40%依然原地踏步,留在最底层。这说明对于中国农村低等收入者来说,阶层固化十分严重,没有好转的迹象。
其次,中国城市的收入流动性也变得越来越糟糕。
1993年属于低等收入者的城里人,到了1995年有43%都能收入变好。而相比之下,2011年属于低等收入者的城里人,到了2013年只有20%摘掉最底层的帽子。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上世纪90年代算是城市穷人的黄金时代的话,那今天这种好日子已经结束了。
一方面,城里穷人越来越难走出贫困;另一方面,城里富人的位置也坐得越来越稳。1993-1995年,城里的高等收入者有64%的概率能一直当富人。而到了2011-2013年,高等收入者竟然有84%的概率能保证自己不被从富人列表中除名。
当然除了最底层和最顶端的人之外,今天城里其他阶层的人收入固化现象都要远甚于90年代,也就是说,他们留在原有收入位置的可能性在加大。那么你有多大可能实现中国梦,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