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主要的天文学家,你知道几位?(图)
中国历史上不乏杰出人才,像天文界的人才就不少,以下略举几位最著名的天文学家,看看你认识几位。
张衡(78~139年)
张衡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对于天文学(浑天仪)、数学(圆周率3.162)和地震学(候风地动仪)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其《两京赋》亦为文学佳作。
祖冲之(429~500年)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字、机械制造、乐律等方面都有研究,特别是在数学方面著有成就,天文历法也是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大明历》就是他这方面的代表。
张遂(一行和尚)(683~727年)
为避武则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为僧,法名一行,唐玄宗时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气象、地震等工作,支持“浑天说”。制黄道游仪、水运浑仪等精巧天文仪器,以进行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所得之数据后用以编成《大衍历》。
郭守敬(1231~1316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但是个杰出的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个水利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任工部郎中,借调至太史局主持历法改制工作,简化复杂难用的旧式浑仪,而成精度高而结构简单的简仪(明代复制品现存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主导我国古代第二次全国性的天文大地观测,以实测所得之数据编成《授时历》,为我国古历法的最高成就。
徐光启(1562~1633年)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明朝末年儒学、西学、数学、水利、农学等领域学者。(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徐光启引进、翻译许多西方天文学与数学书籍。
王锡阐(1628~1682年)
清初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一生从事天文研究工件,吸收中西历法之精华,更经二十多年的辛勤天象观测后撰写成《晓庵新法》。从未获得清朝廷之资助,经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有时甚至须着僧衣,冒充和尚去化斋。
王真仪(1768~1797年)
清代女天文学家,辞世时年仅二十九岁。精通天文、地理、数学、医学、诗文绘画与气象,但以天文学最有造诣。相传生平共有著作六十四卷,可惜大多遗失,而无法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