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败垂成!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图)


湖北军政府成立。(网络图片)

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中国武汉武昌发生的兵变──武昌起义,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所发起,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领导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拘捕刘同、李淑卿等6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

刘公、孙武逃入汉口法租界。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文学社领导起义军事总指挥蒋翊武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点发动起义,以南湖炮队炮声为号。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负责向南湖炮队传达命令的邓玉麟因途中艰辛,直到深夜12点过后才赶到南湖炮队,此时士兵们都已经入睡,无法动员,营代表徐万年只好临时决定推迟起义。

由于刘同招供,武昌小朝街85号(张廷辅家)文学社总部暴露,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在小85号被捕,蒋翊武逃脱,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另外还有张廷辅、陈宏诰、牟鸿勋等30余人被捕,10月9日起义计划落空。10月10日晨彭刘杨三人在督署东辕门被斩首。

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

彭楚藩(1884~1911)

清末,湖北鄂城(今湖北省鄂城市)人。原名谭藩,后更名楚藩,字青云,为辛亥革命烈士。幼年时,熟读经史,尤好王船山、黄宗羲著述。因向往日本“明治维新”,遂立志变革。

1906年(德宗光绪三十二年)投入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炮营当兵,结识刘静庵。次年加入“日知会”,被推为评议员。未几,日知会被破坏,易名“楚藩”,入宪兵学校。毕业后充宪兵,递升正目,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初,先后参加“文学社”与“共进会”,任宪兵营革命代表,双方重要会议均参加。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成立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准备武装起义,被推为军事筹备员之一。负责侦察武汉各军布置及防务情况,贡献颇多。

10月9日,得悉汉口机关遭破坏,与蒋翊武等在武昌总部决定当夜起义。起义前夕,在临时总指挥部被逮捕,坚贞不屈,视死如归。10月10日晨,被处死。临刑时高呼“民国万岁”,英勇就义。为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之一。

刘复基(1883~1911)

清末湖南常德人。1904年参与黄兴领导的长沙起义活动,后败走日本。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07年回国,在长沙设中西报代派所,暗中运销革命宣传刊物,又往来于长江中下游从事革命活动。

1909年,在汉口创办《商务报》;后投奔湖北新军四十一标第三营,加入革命团体“群治学社”、“振武学社”。1911年“文学社”成立,他被选为评议部长,极力促成“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

武昌起义前,实际上已主持军事筹备工作,拟定起义行动总计划。起义前夕,在临时指挥部被捕,次日晨遇害,临刑时高呼“还我河山”,其壮烈可观。

杨洪胜(188l~1911)

晚清湖北襄阳(今襄樊市)人(一说谷城,位老河口市南)。字益三。辛亥革命烈士。早年在家务农,后入湖北新军,结识了刘公、孙武等革命志士。旋退伍,在武昌设小杂货店,为联络据点。

1911年(宣统三年)初加入“文学社”。9月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成立,准备武装起义,任交通负责送军火。10月9日,被捕,英勇不屈;10日晨与彭楚藩、刘复基同时就义。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