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绝无打造世界一流智库的可能(图)
《争鸣》杂志指出,中国的智库人员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专制体制下的中国绝无打造世界一流智库的可能。(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3月9日讯】(看中国记者陈秋颖综合报导)中国智库数量仅次于美国,但近年来,中国智库对国际形势判断屡屡出错。有评论指出,中国的智库人员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专制体制下的中国绝无打造世界一流智库的可能。
中国智库屡出错
香港《争鸣》杂志二月号报道,近年来,中国智库对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事件的判断屡屡出错。为此,中共当局二月份下达《关于提升战略学界整体水平,打造世界一流智库目标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点名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指这些智库知识面自我收窄,对科学数据、事件内涵等不甚敏感,甚至形成偏见来看待、分析问题。
《意见》列举2015年到2016年间,在国际上、地区上及两岸关系发展上,中国智库预测、分析、判断发生失误的多项案例。其中包括美国总统选举,川普(特朗普)胜出当选。而智库的预测则是,共和党缺乏有名望的领导人物出选,川普是为了提升、打响在美国和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在最后阶段会让位退选。民主党希拉里会以大差距胜川普等。
此外,对于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一事,智库预测,在中国强烈反对下,韩国会作出战略决定,不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改用其他类型导弹防御系统,或推迟部署。而事实上,3月6日晚些时候,美国已经将其萨德(THAAD)导弹防御系统的第一部分部署到了韩国,以反击朝鲜的挑衅行为。
据悉,截至2013年底,中国大陆有智库448家(所),规模仅次于美国(约1835家),列入编制的专业人才近26000名。2015至2016年投入资金248亿多元,相当于2013年相关投入的2.1倍,还不包括地方政府所拨资金及经济实体上的收益。约2万6千名专业人才中,持有博士学位的占四分之一,其中30%的人员曾在外国留学进修。
《争鸣》指出,虽然中国的智库数量仅次于美国,但这些智库人员没有思想和言论自由,近年钳制更甚。智库人员为了迎合上层,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不能或不敢实事求是。因此,专制体制下的中国绝无打造世界一流智库的可能。
专家:中国智库只是“秀才班子”
早在2014年,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的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博士程晓农先生在接受《法广》专访时曾指出,中国必须改变政治制度,才可能出现民主国家那样的智库。
程晓农指出,所谓智库,应该是对国家的政策负责。负责任的智库人员应该有独立思维,要不怕得罪这些高官,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
而中国的智库,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智库,而是中国政府习惯说的“文件起草班子”或者是“秀才班子”。对这些智库人员而言,他们最重要恶工作就是“体会‘上意’”。
以社科院为例子,社科院的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发表文章的观点都是要小心翼翼的,因为政府紧紧盯着他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社科院是个智库,不如说它只是个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属的一个研究单位而已。
因此,要想出现民主国家那样的智库,中国必须改变政治制度。因为民主国家智库的研究人员不用担心得罪总统就会失业,或者到哪儿都找不到工作。他可以离开智库到任何地方去。
中美智库的最大不同
对比美国智库,程晓农认为,中国智库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其资金来源主要靠申请政府的国家基金和研究基金。也就是说,他们的一切竞争全是为了讨好政府来换取更多的研究经费。
而美国的智库独立于政府,其经费来自民间,来自委托方,有多方面的民间财源。因此,美国智库的立场是相对独立的,不会随着哪届政府政党的上台下台而改变。
即使中国的智库从外国政府拿钱,不靠中国政府资助,他们也没有独立立场。相反,他们越拿外国政府的钱,越靠近中国政府,以显示他们在政治上不受外国政治势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