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与林彪的恩恩怨怨(图)


毛泽东的前国防部长、元帅彭德怀被揪回北京批斗。(网络图片)

1974年12月17日,一具遗体从301医院被秘密送往火葬场火化。火化的申请单上写的是:“申请人:王奎,住址:301,与死亡人关系:父子,死亡人姓名:王川,男,76岁,印号○○一二六九○。”事实上,这个名叫王川的人正是毛泽东的前国防部长、元帅彭德怀。

在中共内部,彭德怀个性直爽、冲动,算得上是一个敢于直言、较有正义感之人。早在抗战时期,彭德怀就主张积极抗战,而不是躲在西北一隅养兵蓄锐。其主导的“百团大战”就是其违背毛泽东的只打“麻雀战”的指导思想而进行的,这场战役不仅成为毛泽东日后吹嘘的屈指可数的抗战功绩,而且亦成为彭德怀被批判的罪状之一。

1898年出生的彭德怀,早年曾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1928年加入中共,发动平江暴动,失败后,退守农村,成为红三军团的指挥员。毛泽东北上逃亡期间,他曾以三千残兵救毛泽东摆脱张国焘的挟持,从而为毛泽东所倚重。毛泽东曾赠诗曰:“山高路险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德怀大将军。”

抗战期间,由于彭德怀没有执行毛泽东的军事战略,过早地暴露了毛泽东的实力,而让毛泽东十分不满。1949年毛泽东建政后,彭德怀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为了帮助朝鲜侵略韩国,彭德怀受命担任中共志愿军司令员,携数十万军队入朝。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以彭德怀机要秘书的身分随同参战。然而,到达朝鲜只一个多月,由于毛岸英没有遵守规定,在掩体内炒鸡蛋暴露了目标,被美军飞机炸死。毛泽东十分难过,虽没有直斥彭德怀未尽保护之责,但毛泽东对彭德怀心生芥蒂。

朝鲜战争后,彭德怀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朱德之后,排在第二位。1958年,彭德怀同聂荣臻、黄克诚等人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对粟裕进行了批判,粟裕被扣上“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

1959年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当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彭德怀写信给毛泽东,指出了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的问题所在:“1958年的基本建设,现在看来有些项目是过急过多了一些,分散了一部分资金,推迟了一部分必成项目,这是一个缺点”,“1959年就不仅没有把步伐放慢一点,加以适当控制,而且继续大跃进,这就使不平衡现象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增加了新的暂时困难”。他直截了当地指出:“浮夸风、小高炉等等,都不过是表面现象;缺乏民主、个人崇拜,才是这一切弊病的根源。”这封信遭到了毛泽东的强烈批评,毛泽东以另立山头相威胁,迫使党内高层屈服,最后彭德怀与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被打成“彭黄张周反党集团”,彭德怀本人被诬陷为“里通外国”,被定为“反党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被免去国防部长和军委副主席职务,而且还遭到了批判。

彭德怀离职后,在颐和园附近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屯田六年,自食其力。1961年10月30日到12月26日,他到湖南湘潭县家乡调查,并将所写的5个调查材料送中央参考。1962年春,彭德怀基于大跃进后引发全国大饥荒、饿死人口无数的这个事实,再次以八万言上书毛泽东,要求实事求是,改弦易辙,承认三面红旗失败,救民于水火。

这封上书不仅再度引发毛泽东的不满,更引发了毛泽东的担忧,担忧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内那股企图为彭德怀翻案的势力。毛泽东深知,彭德怀一旦翻案成功,毛氏江山就有可能姓刘。为了不让依旧在军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号召力的彭德怀成为自己打倒刘少奇等人的绊脚石,善于权变的毛泽东于1965年9月23日召彭德怀到中南海谈话。毛泽东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并对在场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称“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彭德怀)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要否定一切呢?”彭德怀最终被派往四川担任毛泽东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一职。

在彭德怀被调离期间,毛泽东发动了以打倒刘少奇等人为目标的“文革”。1966年12月,彭德怀被揪回北京批斗。

1967年1月,彭德怀写信给毛泽东,讲述了自己的现状,但毛泽东并没有给予答复,他似乎默许了江青等人对彭德怀的批斗。7月19日,彭德怀被红卫兵揪斗。年近七旬的彭德怀被拳打脚踢,“打翻在地”七次,他被打得遍体鳞伤。据当时在场的中央警卫战士于第二天向“中央文革”作的书面报告中称:昨天,“北航”开了三、四十人的小会批斗彭德怀;会上打了彭德怀,打倒七次,前额破了,肺部有些内伤。明天还要斗。7月23日,卫戍区又反映,彭德怀被殴打后,“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痰吐不出来,不吃饭,不起床。据医生初步检查(未做透视),可能有些内伤”。7月23日,在中央文革直接指挥下,并有江青、康生、陈伯达、戚本禹等人亲自出席的情况下,又在北京航空学院南操场举行了号称十万人的批斗大会。彭德怀重伤未愈,又添新伤,他的衣裤被撕打破了,两脚上一只脚穿着棉鞋,一只脚穿着草鞋,胸前挂着大黑牌,被一次又一次地强行弯腰九十度。

据一位目击者回忆,当日彭德怀被五花大绑地押在游斗的卡车上,经过天安门城楼前的长安大街时,一左一右两个彪形大汉押住了他,强按下他的头。其他的被游斗者都有头发,是被人揪着头发按下头的,只有彭德怀剃着光头,没有头发可揪,而被一左一右的两个彪形大汉抠住了眼睛!

1972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彭德怀专案审查组”完成了“审查报告”,建议“永远开除出党,判处无期徒刑,终生剥夺公民权利”。在不断的毒打和折磨下,1973年春末,彭德怀开始大量便血,后被诊断为直肠癌。动了手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其所住病房的所有窗户都被报纸严严实实地糊死了。

1974年夏,彭德怀身体上的癌细胞扩散到肺部、脑部,并患上了偏瘫,生命垂危,但因有指示,一切医疗手段必须为“专案服务”,没有人给他打止痛针。他死前,想最后看一眼窗外的阳光、蓝天和白云,监管他的专案人员以保密和安全为由,拒绝了这一最后的人生请求。11月29日,彭德怀去世,死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的遗体化名王川火化,而火化费也是从他少得可怜的“工资”中扣除的。骨灰盒则被送到了成都。

在文革中,十大元帅中仅次于彭德怀的林彪,从红得发紫突然成为野心家、阴谋家,最终也被害死。在庐山会议上,一直沉默的林彪说彭德怀这回是招兵买马来的,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但林彪也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在庐山政治局会议上,说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私下却又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在毛泽东想诬陷彭德怀时,林彪又主动担当。林彪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的个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1959年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当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林彪在北京就知道庐山“出了事”。他的发言加重了火药气味,给问题升了格,也给彭德怀定了性。林彪批评彭德怀说:你要抛掉个人的过分自信,抛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别人谁也不要想当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

林彪说完,毛泽东再次讲话,从哲学问题谈起,说彭德怀是资产阶级世界观,不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方法论是经验主义的,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说彭德怀这个人有两面性,有革命的一面,也有反革命的一面。在民主革命阶段他是积极的,但革命的方法也有错误;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就有了变化。他对社会主义也有模模糊糊的认识,要群众又害怕群众。9000万人上山炼铁的革命热情,他看成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毛泽东还说,彭德怀这次对时局估计错了,对自己威信估计高了,对党内同志政治水平估计低了。……随后,毛泽东又谈到党的历史,批评彭德怀曾在1935年长征中鼓动林彪要求毛泽东交出军事指挥权。

这时,林彪插话说,长征他给中央写信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离开军事指挥岗位,由彭德怀来指挥红军作战,这事他并未和彭德怀商量,是他自己决定写这封信的。就为林彪写的这封信,当年,在中共中央于四川会理城外举行的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曾严厉批评过彭德怀。彭德怀发言申明他在会前并不知道林彪写这封信。过后,毛泽东曾屡次提及,彭德怀总持“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不想毛泽东在庐山会议这一历史时刻,旧话重提,使彭德怀既惊讶又伤心。

之后,彭德怀在他于1962年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一封长信中叙及此事,说:“林彪同志庄严申明了,那封信与彭德怀同志无关,他写信彭不知道。”从语气看,彭德怀对林彪挺身而出洗雪了他这一段冤情颇为感动。当林彪事件发生后,办案人员要彭德怀揭发林彪的罪行,但彭德怀始终不说,坚持要周恩来、董必武来直接审问,才肯回答。所以至死都没有什么揭发材料。

那么,林彪何以缄口25年,这时才出来说明真相,这恐怕是一个历史之谜,但又是一个个案。这次庐山会议林彪的主动证明,写信是自己的主意,与彭德怀无关,是他的良心发现吗?从林彪的性格脾气来分析,林彪原本性格耿直。他不擅交际,喜欢独处。聂荣臻说过: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实际上林彪一半是白脸,一半是红脸;他是“两面派”。

林彪反对“大跃进”,私下里说毛泽东“凭空想胡来”,“说绝了,做绝了,绝则错”,并说彭德怀的“万言书”是正确的,就是急了点。还是在庐山会议上,林彪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缺点是有暮气。”毛泽东批评了林彪的暮气,要他继续革命。从此,林彪才决定大干一场。林彪公开里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最大最大最大”,背地里却说:“刘少奇、邓小平是好同志,拿掉刘没道理。”他还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得透。”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林彪最爱读。

林彪为什么要为彭德怀作证,我们只能从林彪的性格来分析,很大可能是他两面性起了作用。但究竟真实的思想,只有林彪自己最清楚。

林彪以其独特的思想、怪僻的个性、韬光养晦的手法、极端的吹捧语言,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谜团、无尽的思索空间。

本文留言

作者颜昌海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