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恭亲王府珍宝散佚记(图)
恭王府。(网络图片)
恭王府的藏宝历史可以追溯到和珅时期,所藏之丰无需赘述。及至恭亲王奕䜣,这座已升格为王府的建筑中,不但日常所用非同一般,主人奕䜣更是一位鉴赏家和收藏家。 府邸西路有一处专门存放他藏品的院落,院中正厅名为“锡晋斋”,因内中珍藏西晋陆机《平复帖》而来。西配房名为“尔尔斋”,意为与《平复帖》相比,其内存放的其他碑帖都不过尔尔。东配房存放古董,称“乐古斋”。只可惜如今王府空空荡荡,不仅珍藏不知去向,就连当年的所用之物,家具、摆设等也绝少幸余。它们有少?是什么?又去了哪里?
自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恭王府就同其他众多清代王府一样一天天走向衰落。为展开复辟清廷的活动,承袭王爵的小恭王溥伟,在二十余年的时间内几乎卖掉所有恭王府的财产,此后溥伟的二弟溥心畲也将自己所得的府中旧藏古字画陆续卖出,以维持生活。这些活动当时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资料,因此时隔百年后很难再了解到这些被卖物品的确切情况,但有关学者还是找到了一些恭王府流散文物的重要线索,透过这些线索,恭王府的文物也露出了比较清晰的轮廓。
从今天的角度看,恭王府的文物应指两方面内容,一是恭亲王真正用作收藏和鉴赏的文物,二是恭王府日常使用的物品,包括生活用品、实用艺术品及装饰品。目前所找到的文物线索,主要包括家具、字画和古玩。
家具
家具线索主要有二。
其一,《台北故宫文物月刊》中《清代王室家具》一文中提到:“本院近承行政院拨列专款,向东吴大学价购前清恭亲王府紫檀雕花家具一批,共二十项,三十三件,包括王榻、王座、平头案……龙首象座灯等,既华丽又优美,雕工精致,线条流畅,气魄恢宏,不愧为王府用具。”
文中明确指明家具为恭王府所有,而且强调它们材质高贵,制作精美。那么这批家具为什么会到台湾东吴大学?据了解这批家具是在民国时期由“清皇室接受委员会” 成员所得,有北京带至上海,后又从上海进香港,最终辗转至台湾,被东吴大学所藏,最后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购入藏。更为具体确切的流传经过还需进一步调查。
其二,北京西山戒台寺一直存有一批恭王府家具,至今还在寺内展览。同治光绪年间,第一代恭亲王奕䜣曾先后投注大量银两给戒台寺,用于修建罗汉堂、牡丹院,寺里遂将牡丹院留为恭亲王常年寓所。光绪十年(1884年),奕䜣被慈禧罢免赋闲常常来此燕居,并将他大量的书画名品收藏在这里。直至十几年后去世,这里一直都是他修身养性的居所。
1911年清朝灭亡后,奕䜣之孙小恭亲王溥伟成立了复辟大清国的组织“宗社党”,其政治宗旨与已登上临时大总统宝座袁世凯发生冲突。1912年下半年,袁世凯秘密下令逮捕溥伟,于是溥伟慌忙逃往青岛德国租界。他的弟弟溥心畲为避风头也带着母亲和四弟逃到了京郊西二旗村。后来戒台寺住持派人将他们请到戒台寺居住,直到1925年才离开。几十年来,戒台寺牡丹园就相当于恭王府的别院,庇护了恭王府几代人。在此后的风风雨雨中,恭王府早已空空如也,而远避尘嚣的戒台寺却幸运的保留下当年恭亲王所使用过的家具。这批家具多以红酸枝木料制作,目前还存有64件,有桌椅、长塌、多宝柜等。
字画
关于恭王府收藏字画的线索,主要来自恭亲王奕之孙、中国著名文人画大师溥心畲的自叙、民国时期古玩界人物的记载以及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溥心畲曾这样描述他家的收藏:“余旧藏晋陆机《平复帖》九行,字如篆籀。王右军《游目帖》,大令《鹅群帖》,皆廓填本。颜鲁公自书《告身帖》,有蔡惠、米元晖、董文敏跋。怀素《苦笋帖》,绢本。《照夜白图》,南唐押署,米元章、吴傅朋题名,元人题跋。定武本兰亭,宋理宗赐贾似道本。吴傅朋游丝书王荆公诗。 张即之为《华严经》一纸。北宋无款山水卷,黄大痴藏印。易元吉《聚猿图》,钱舜举跋。宋人《散牧图》,纸本。温日观《葡萄卷》,纸本。沈石田《题米襄阳五帖》。米元晖《楚山秋霁图》,白麻纸本,有朱子印,元饶介题诗。赵松雪《道德经》,前画老子像。赵松雪六札册。文待诏小楷唐诗四册。周之冕《百花图卷》。”
由此可知恭王府所藏字画的分量。但其中很多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都被溥伟或溥心畲零零散散地售出了,其中一些在当时的古玩界、收藏界引起轰动,去向可循。
前文提到的《平复帖》,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西晋书法名迹,于光绪6年,恭亲王奕䜣从载治府中得到,后传给溥心畲。1937年溥心畲因为母治丧,亟需款项,将《平复帖》以四万银元的代价,售给张伯驹先生。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平复帖》捐给北京故宫。
又如唐韩斡《照夜白图》,是1935年前后被英国收藏家戴维德委托中国古董商叶叔重搜寻,叶叔重又拜托琉璃厂博韫斋经理萧虎臣去向溥心畲请求转让。当时溥心畲家中正急等钱用,便以一万银元的价格将之转让给了戴维德。后来这幅中国唐代名画又几经周折,最终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宋易元吉《聚猿图》,1927年溥儒将该作品售于日本人,先由阿部房次郎收藏,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明文徵明《园池图册》,1928年时由日本斋藤悦藏收藏,现收藏地不详。唐颜真卿《告身帖》,此作品由溥伟以高价典给日本三菱公司,后一直无力赎回。1930年7月,日本书画家中村不折以三万日元从三菱公司买下,该作品现藏于日本书道博物馆。明祝允明《临黄庭经卷》、《和陶饮酒诗册》,明仇英《梅花公主图立轴》,清方琮《设色山水图》,清李世倬《仿赵千里听泉图立轴》,清张照《临米天马赋帖》,此六幅画1931年时都曾藏于山本悌二郎,现收藏地不详。北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卷》,1931年时曾藏于山本悌二郎,后被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南宋陈容《九龙图卷》,1917年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宋无名氏《群牛散牧图》,先由阿部房次郎收藏,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西晋王羲之《游目帖》,义和团事件时从恭王府流出,辛亥革命后到日本,被广岛县安达万藏收藏,1945年被毁于原子弹轰炸。
古玩
《清代皇室宝物的流出》一书中写到:“1912年3月一位名为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从恭王府通过小恭亲王溥伟掠夺性地购走一大批恭王府旧存文物,目前下落不明。”
山中定次郎是日本山中商会创始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和他的山中商会进入中国,开始了收集并倒卖中国文物的经营活动,成为当时在中国最大的日本古董商。 山中定次郎除在北京琉璃厂收购中国文物外,还与各王府建立了以收购为目的的紧密业务关系。1912年,山中定次郎抓住小恭亲王溥伟没有生活来源,又企图复辟满清政权因而急需大量资金的机会,从溥伟手中收购了恭王府除书画外的大批收藏品。这批文物被迅速运回日本分类整理,并被分为三批,一批运往美国拍卖,一批运往英国拍卖,一批留在山中商会设在日本和美国的古董店中零售。
1913年在纽约举行的恭王府文物拍卖会的英文版拍卖图录,是一本印刷精美的蓝色硬皮书,封面上有烫金“纽约1913年AAA恭亲王竞卖”字样。书中收录文物共计536件,每件均有定名、断代和简短文字说明,大部分还配有照片。
经过初步鉴赏和统计,我们得知玉器数量最多,约244件,玉材有和阗白玉、翡翠、碧玉、墨玉等,以清代制品为主,个别为汉代。器物类型包括有供器、摆件、插屏、笔筒、挂件、如意、玉山子等。虽然这批玉器时代早的不多,但它们玉质好,体量大,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观赏艺术价值。
1913年纽约被拍卖的恭亲王收藏之玉质笔筒
1913年纽约被拍卖的恭亲王收藏之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座屏
瓷器约134件,其中有北宋官窑器、定窑器、钧窑器,南宋龙泉窑产品、明代德化窑产品和清代景德镇窑皇家御用官窑产品等,器类有壶、碗、盘、佛造像、瓶、 罐、盒等,釉彩分青花、粉彩、单色釉、影青等多个品种,其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宋钧窑的三足洗、康熙款的柳叶尊等都是当时的皇家御用品,级别很 高。
青铜器共99件,既有尊、爵、壶、簋、鼎等常见器类,也有一些造型奇特的动物形酒尊、酒壶等,从英文说明来看,它们有些属于商周或春秋战国时器物,有些则是宋以后,甚至是清代制作的仿古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夏商周三代铜器确实难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清代自乾嘉考据学兴起以来,整个社会形成了研古尚古的潮流,文人士大夫们把家中摆设仿古青铜器当作一种时尚,甚至清宫的造办处亦在仿造,其精妙程度足以乱真。
另外藏品中还有11件象牙和犀牛角制品以及其他礼器、织物、画像等。总体来看这批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堪与皇家收藏相媲美。
1913 年被运往英国进行拍卖的恭王府文物图录(英文版),目前也已在山中商会总部的档案室中找到,在目录首页写着如下字样:中国玉雕和其它艺术品拍卖目录,来自北京道光皇帝后代的恭亲王溥伟,于1913年3月5日至6日下午一点在伦敦准时拍卖。这批文物共计211件,以玉器为主,注明了尺寸大小。遗憾的是这本目录中没有被拍物品的照片,因而无法获得它们的形象资料,只能根据其简短的描述慢慢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