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含蓄之美(图)


江南园林瞻园。(网络图片)

“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呜蝉”。这是王融的一首回文诗,也可以倒过来读为“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这首诗描写了后花园峰绕山连,包容广袤的无限生机。同时,也表现了古汉语特有的抑扬顿挫,声韵和谐。

来到美国,到处可见植物园、公园里一览无余的草坪、树木,悠闲放松有余,而品味意境不足,不如中国园林来得隽永深刻,越发让人流连中国园林设计中的九曲回廊、移步换景之美。

我曾经慕名造访南京的瞻园。瞻园乃金陵第一园,是南京仅存的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建筑群,与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并称为“江南四大名园”。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徐达的女儿应在此园居住过,后来嫁给朱棣,册为燕王妃,即后来的徐皇后。

乾隆南巡时曾两度到此游览,并借用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御赐园名,亲笔题写“瞻园”匾额。

瞻园占地并不辽阔,但布局典雅精致,有楼榭亭台,有水池假山,有闻名遐迩的北宋太湖石,有清幽素雅人园门户牖。《长物志》曰:“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里,一勺则江湖万里。”石令人发幽古之思,水令人有宁静致远之感,故园林之中,水、石最不可缺少。水、石布局得回环峭拔,安插得当。造一山则有华山壁立千寻的险峻,设一水则有江湖万里之浩渺。

瞻园的假山与石都很有名,园内的假山大多是以太湖石做成。太湖石就是从太湖捞起来的石头,太湖石以出于水中最为珍贵,长年被波涛冲击侵蚀,形成许多孔洞,面面玲珑多致,令人揣摩无度,意境回味无穷。

中国园林造景,妙在将自然山水凝练,浓缩于一园之中。秦始皇建兰池宫,《秦记》记载:“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把渭水引到皇家园林中,形成一个大水池,而后建两座山,比拟传说中的仙山——蓬莱、瀛洲。此是何等气象!

而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也是园林中的范式。因地制宜,小中见大、虚实相间、曲折多变!

含蓄美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对审美的传统追求,建筑设计如此,做人处事何尝不是此理?中国人做人多讲究含蓄内敛。含蓄美不美?从园林风格可见一斑。含蓄不是左右逢源,而是有内涵的表现。

含蓄是一种宁静。所谓“曲径通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古人更喜欢安静,古代社会比现代要安静得多,古人也没有我们现代人浮躁的心态,但是他们却更加惊醒自己“宁静致远”。

含蓄是一种美丽。含蓄是一种隐忍、一种修养。含蓄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举止有度、收放自如,不可浅薄无知、不留余地。

含蓄是一种智慧。含蓄是一种内秀,一种意境。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体现的是一种含蓄的魅力和弦外之音。《列子・汤问》记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中,伯牙于汉江之滨鼓琴而歌,钟子期却能知道他弹得是“巍巍乎志在高山,荡荡乎志在流水”。

“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中华文化之悠远精深,怎能不让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

本文留言

作者李晓径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