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不求人!古代9大算命术(上)(图)


人总好奇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物,因此算命总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曾停断。(图片来源:Pexels)

人往往对未知的事物会产生一种恐惧、好奇和想要探究的想法,尤其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事物,我们从哪里来?死后要去哪里?我们明天会遇到什么事,准备做的事情结果到底是吉是凶?我们一生能赚多少钱?我们能活多少岁?未来的社会地位怎样?这些事情不单单我们这代人关心,几千年前的祖先们同样关心,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算命,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即使在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存在着算命术,只是由于目前被官方认为是迷信,所以转为民间继承,对现在人来说就多了股神秘感。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揭开中国算命术的神秘面纱吧!

一、卜筮

卜筮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方法,卜筮的流行早在有文字之先。卜筮主要采用龟甲和蓍草,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

卜,最初的方法就是用火灼烧龟腹甲,视其裂纹而定吉凶。筮,最初的方法是把蓍草的茎从中剖开,视其分离时的形状来预卜休咎。在后世,人们通常并不看重求卜所用的物体本身,而更关心求卜的过程和结果。后人因地制宜,就用容易得到的东西替代龟甲和蓍草,于是,就出现了蠡卜、虎卜、鸡卜、鸟卜、十二棋卜、竹卜、钱卜等多种卜筮方法。

二、易卦

我们通常所说的《周易》其实包含了《易经》、《易传》两部分。《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卦辞和爻辞,占算的时候,要先取卦,再根据所取的卦所对应的爻辞和卦辞以判断吉凶。

《易经》这本书很古老,也很重要。古老是因为传说它的作者是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这里汲取营养。

《易经》里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构成的,而八卦、六十四卦也是由阴阳构成的,所以我们能够“感而遂通”,通过卦象去认识、了解、预测。所以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经》最初是卜筮之术。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只是古人占筮结果的记录,到底古人用易卦占筮的方法怎样,却不得而知。当然了,《系辞传》里面介绍了“大衍筮法”,因为比较繁琐,这里不再细说。一般认为,“大衍筮法”就是《易经》的原始筮法,但也难以考证。

从汉代开始,历代都有较大的发挥,也不断产生了很多新的理论。如卦气说、纳甲筮法、梅花易等等。当然,《易经》是象数理的统一。它不仅仅是术,易理和易道早已沉淀在了中华文化的共同记忆里。

三、相术

同卜筮、《易》卦、占星一样,相术也是中国古代起始较早的一种术数。它通过对人的面貌、声音、气色等的观察分析,来论析人的吉凶休咎。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相术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兴起。《左传・鲁文西元年》有内史叔服能相人的记载。《国语》中也有一些能相人的例子。

古代的相术最初都属于相面一类,经过长期发展,有出现了通过声音、形貌等人体各部位来预测人事吉凶的相术。

四、占星术

先秦时期,天文学在当时世界上市属于领先地位。古人根据星位元的变化发明了最早的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因为古代占星术常常涉及到这些天文知识,故有必要先对七曜、五纬、四象。

这些天文知识,尤其是人们有意识地将星象运动变化同人事联系起来,为占星术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先秦时期,占星术已初露端倪。

中国占星术是一种学术,别称星学、七政四余、果老星宗等。此学术由夏朝开始发展,汉唐达到顶峰,明清至低谷。主要依讬星象的研究,对事物作出结论,是中国历史上古老的学术。

在夏、商、周三朝时期即已开始发展,春秋战国时盛极一时。到了汉末与唐朝,受到印度及波斯的影响,使中国占星术更加蓬勃,出现许多著述。明清两朝,因政治因素,使得占星术的发展遭到阻挠。

在一些文献中,经常看到“五星聚”的记载。五星聚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时运行到某一星区。若五星在同一线上,就叫五星连珠。从历史文献上看,五星聚的出现都是和国运盛衰联系在一起的:五星聚房,殷衰周昌;五星聚井,楚败汉兴。古代的占星术不近把天灾兵乱、国运盛衰同星象变化对应起来,而且还根据星象变化推断帝王将相等上应星象之人的休咎祸福、升迁沉浮,这一点在《三国演义》里非常多见。

需要着重说明一下,这里所说的占星术并非西方十二星座占卜,占星术与星座占卜最大的区别在于针对的物件不同,占星术可以精确对应到每个人,但是星座就做不到这点了。星座是将所有的人大致分为十二种类型,因此,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类型当中,必定有很多人会与我们相似,这个就是星座占卜的缺点。但是占星术可以通过每个人对应的主位星来判断一个人的运势,通过寻找每个人对应的主位星,主位星的明暗程度,以及位置来做确定。

也就是说,占星术可以针对到每个人,而占星术的缺点则是只可以针对离自己较远的人。而占星术最大的用处并非在于对每个人的占卜,而是对一些大事进行的观察和预测。

(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孤客随笔采编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