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过程中出土的文物。(视频截图)
【看中国2016年11月27日讯】据陆媒报道,北京市副中心通州区数月来发掘了自战国初期至清代的古墓1092座,出土各类文物万余件。考古专家认为,通州所在区域至少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在24日举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闻发布会上,官方相关部门介绍了数月来的考古成果,称共有1092座古墓及一座汉代古城被发掘,更有大量文物出土。
据介绍,此番考古涵盖通州区潞城镇的胡各庄村、后北营村、古城村等地区,历时7个月,所发掘的千余座古墓所属的年代从战国初期延续至清代,其中在胡各庄村共发掘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瓮棺葬,且考古资料证明,战国至汉代墓葬形制多样。
此外,考古过程中还发掘出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9座、灰坑8座、水井10眼、道路3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料器、皮革器等文物万余件(套)。
考古还发现,该地区延绵连续的地层既有自然堆积、也有人为堆积,还有地震形成的断裂层,这些有助于了解通州地区2000年来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地关系。
另外,考古资料证明,副中心所在区域至少自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特别是东汉时期,社会繁荣、人口众多,为当时社会的宜居之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