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硬控制煤炭价格 其目的令人生疑

【看中国2016年11月14日讯】中国为扼杀煤价持续数月的上扬走势而采取了空前举措,令人再次怀疑中国想要成为价值数以万亿美元计的大宗商品市场定价中心的努力。

中国是很多原材料的最大消费国,一直在努力扩大对铁矿石、石油等各大商品定价的影响力。主要举措是推动中国期货合约成为地区或全球性基准。

据路透社报导,分析师和交易员表示,中国采取的一系列抑制煤炭价格的举措表明,中国或许不愿意让市场自由、公开地交易。煤炭价格飙升是政府极力遏制煤矿生产以抗击污染所产生的一个副作用。

“(像煤炭市场这样的举措)打消了投资者对政府将变得十分透明所抱的希望,”中国东部地区一名煤炭分析师Wang Fei表示。

煤炭价格大涨使中国发改委连续数周做出努力,旨在控制住价格。中国发改委周三还宣布,国内两大煤矿已以较当前现货价低25%的水准与一家发电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

市场消息人士称,发改委增加了与煤矿企业召开会议的次数,从通常的每月一次增至每周三次。最新一次会议定于周五召开。

除调查市场之外,中国发改委周三还称,正在调查煤炭行业囤货的问题,以及一家山西煤炭价格数据公司在数据方面的问题。

尽管发改委没有透露细节,位于山西省的汾渭能源本周暂停发布其动力煤现货价格指数,称该指数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价格。该指数被用作中国国内的行业指标。

与此同时,中国三大商品交易所本周上调了一系列大宗商品的保证金和交易费用,以提高包括动力煤、橡胶、硅铁在内的一系列商品期货的交易成本,从而抑制价格波动。

在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BSPI周度指数周四下跌1元人民币,至每吨606元,为四个半月以来的首次下跌。即便是如此,该价格仍接近历史高位,因随着今冬首个寒潮的降临,市场需求强劲。

在向金融市场施加压力时,中国常常使用程式化措施。过去采取的策略包括去年的暂停股市的杠杆交易,以及今年早些时候改变一些大宗商品期货的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

在采取最新的措施之际,正值上海国际能源交易所(INE)计划推出原油期货合约以同美国和欧洲的现有指标期货竞争。INE周五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如果发改委在煤炭业这么做,也可以在其他大宗商品领域采取同样的策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