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纹脚下起,心境瞬息更换。从背影即能知悉被拍者的心境。(图片来源:Pixabay)
前几日走访了台中高美湿地,水日连成一片的景致,除了让人联想到“天空之镜”外,亦想到时常藉诗作传达恢弘壮阔的李白,也曾在五言律诗《登新平楼》中,写过天空辽阔与水流的景致。
回想高美湿地 浮现李白诗句
租了机车,与友人到达高美湿地时,似乎隐约唤出往昔的一丁点儿记忆。同学心情不甚畅快时,曾说走访此地会比较开心一点。这是当然,兜兜风、绕绕路面圈儿,都能转换心境了,更何况是来到了高美湿地,能够眼观了天地相接的辽阔,能够感受到了水波轻抚脚边的舒畅,怎不转移心情呢?
高美湿地让人想到了在玻利维亚那儿被称为“天空之镜”的乌尤尼盐湖,虽然这般联想铁定让很多人直呼扯远了,因为一个是仿似清亮镜面,能映照出身影的梦幻盐沼,一个是仿似幅员辽阔的大片积水,只能映照出模糊难辨的影像。两者悬殊如此之大,怎能并列谈之?但,这的的确确就是当下临时兴起的欢喜感受。此刻回忆起来,两者自然不相像,而对高美湿地只存“天地相合,长远苍苍”的极简印象。
另外一提,当黄昏已近,暗黑又准备统御眼界的前些时候,是最耀眼的,但也似乎带来了淡淡的落寞。看着落日渐渐收拾起一切光亮并隐遁后……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词,就这样时不时地浮现脑海……如今再回忆,已不思高美暮,描写了目极苍苍的《登新平楼》反倒较符合当时的景致: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登新平楼》是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游赏新平(现今陕西邠县)时所撰写的作品,内容主要提及李白登上新平城楼,远望成都长安的景象:
离开了国都,登上了这座新平城楼。怀着欲归之念却不得愿,在眼望暮秋之景后,更添伤悲了。天空远阔,夕阳在遥远之地落下。河水洁净,寒意伴随着流动的水波在起伏着。秦地的云朵从岭脊的群树上升起,北方的大雁飞越过沙洲。苍茫空阔之地将近有几万里,穷目远望只令人忧虑发愁。
境随心转 舒畅拥秋景
李白在《登新平楼》中,主要以“伤”、“愁”点出了情绪,然而我们亦能从对当下景致的描写(“暮秋”、“落日”、“寒波”、“胡雁”、“苍苍”),读到悠悠愁思,那种眼域中的无边辽阔,似乎连带地引发愁闷同样是没有边界的了。或许,有一些伫立在高美湿地之人,望着落日,会感到些许哀愁吧!又或者,会因为再加上望着因人踩踏而生出的水纹波动,在觉得人生消逝地特别快之际,而更加添忧思了……
不过,大家会选择前往高美湿地,多半是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态前往的吧?!境随心转?即使是在秋天,也难怀伤感访高美湿地。即使高美湿地真是“苍苍几万里”,也无法“目极令人愁”吧?!这免不了是因为脚边有水可供戏耍,有横行的小螃蟹可供观赏,免不了是头上偶飞过的鸟儿,让人不禁想追逐其飞翔身影,与之一同入镜。天辽地阔或近景诸物,都能带来甚是畅怀的新意。
下次出游回来,不妨想想,这一趟游玩,能让你想起哪一首诗,以及能引发什么样的感触。
参考资料
当缩时摄影遇上天空之镜,世界最大盐沼的绝美震撼!(DIGIPHOTO网)
许钟荣《中国名著选译丛书52李白诗》(台北:锦绣,1993)
李白《登新平楼》全诗鉴赏(文学网)
“看中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