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杂谈】花卉生长的基本条件与常识(组图)
养花杂谈系列文章之一
日本京都的盆栽荷花 (摄影:贯明)
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神创造了人,同时也给人类创造了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自古以来在这个地球上,无论在严寒的南北两极,还是在炎热的赤道,无论在崇山峻岭还是在辽阔的平原,无论在蔚蓝的湖海,奔腾的江河还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凡是有人烟的地方,都有生机勃勃的各种动植物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动植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居住和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还为人类提供了精神享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爱优雅舒适生活环境的人,也自然会喜欢绿荫和花木。今天我们就开始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给大家介绍一些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植物知识。我们先从养花的基本常识说起。
这个世界上的生物多的几乎数不清,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对人有益的、有害的、美的丑的不一而足。为了认识和应用它们,我们的前人早已把它们分成各种类别,做了长期的世代相传的考察和研究。生物界的科学家们对植物的分类已经形成了规范。生物学把植物分类归纳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阶元系统。也就是说,在植物界,门以下是纲,纲以下是目,目以下是科,科以下是属,属以下是种。我们举个例子,例如桑科植物是裸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目、金褛梅亚纲。桑科植物共有1400多种,而桑属只有16种。我们常见的桑科植物有无花果(原产地中海地区,唐代传入中国)、啤酒花(生产啤酒的必备原料)、构树、拓树、菠萝蜜、面包树、见血封喉等等。桑属是桑科植物的一属。我们常见的桑树就是桑属植物的一种。又比如说马尾松,按植物学的归类,它是植物界,维管植物门,蕨纲,松柏目,松科松属中的一种植物。同一科属的植物在表面形态上有相似之处,但其特性又有较大差异,有些性质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前面提到的菠萝蜜,面包果树,桑树,它们的果实都可以吃,而同一科的见血封喉就是一种有剧毒的植物。
当然,对植物人们还有一些习惯的归类方法,比如分为草本、木本、水生、陆生等等。对于一般家庭养花者,对植物学的类别归属可以不必细究,但是起码你应该知道你种的植物名字叫什么,它是哪一科的植物。
下面我们谈谈花卉植物的生长机理和生活条件。
花卉,花木有三种基本机理,就是光合作用,蒸散性和趋光性。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光照的作用下,在体内能将水分、二氧化碳、氮等转化成为有机成分和氧气。蒸散性就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会通过叶子不断的蒸发散失。趋光性就是植物有追踪光照的习性。
日本千叶县国立植物园的樱草花 (摄影:贯明)
一般的植物它能成活和生长必需具备光照、水分、土壤、空气、湿度、温度等几个基本条件,下面我们作个简要说明:
(一)光照
一般花卉的结构是由地面下的根系和地面上的干、茎、枝、叶、花果几部分组成。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能,植物依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营养,再通过茎、干中的筛管的虹吸作用(毛细管现象)将它们输送到茎和叶上,植物的茎、叶上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它像一种催化剂,在光照下叶子内部发生光合作用,把无机盐、水分氮气、二氧化碳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些营养物质经过植物体内的“血液循环”输送到各个部位去。如果没有光能照射,植物就不能发生光合作用,因此植物也就不能正常生长。
当然,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有的植物需要长日照,有的植物需要短日照,有的喜光,有的耐荫。
就植物的本能而言,一切植物都有趋光性,比如向日葵,从日出东南隅开始,它的顶端就朝向光线照来的方向,如果向日葵已经长出花盘,那它的趋光性就更明显,它那笑脸一直向着太阳,到了中午它昂然挺立,到下午,它又低头转向西面。
知道植物的趋光性很重要,比如你有一盆心爱的树桩盆景,如果你希望它总是保持已经造好形的树姿,那么你在养护它的过程中,就要适当调整它的朝向,尽量使它各个侧面都能接受光照。又比如你培养盆栽菊花,上盆后,没开花以前,就要不断的转变花盘的朝向,避免偏光而使植株长歪。
向日葵 (摄影:苏玉芬)
(二)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温床。植物的根系不仅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 而且还依靠根系把整个植物的身体固定在地面上,而不至于倒伏。土壤的肥沃,贫瘠程度,酸碱度(PH值),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等都直接影响到植株的生活机能和良莠状态。
PH值为7是中性土壤,PH值低于7为酸性土壤,PH值大于7者为碱性土壤。一般植物适宜PH值为5至7的土壤。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氮、磷、钾肥,还有微量金属元素。氮肥促进叶绿素生长,并且是制造植物蛋白的原料。磷肥可以强化植物组织,促进根的生长和花果发育。钾肥有助于调节植物细胞内水分流动,它也影响植物的花果生长。
(三)水分
水是世上一切生命之本。植物体内80%至90%以上的成分是水。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而且能通过叶子上的气孔将其体内的水分蒸发出去,这就是植物的蒸散机能。这种蒸散现象随着外部的环境不同而变。气候越是干燥,气温越高,水分蒸散越快。我们浇花就是给植物补充水分。
北方的树木到了冬天就落叶,然后就进入休眠状态,它就是为了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此外,空气中的水分(湿度)也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四)温度
我们先来看一个很有趣的自然地理现象。就是热带植物与温带植物,在其种类和生态方面有很大差异。高山植物和在平原上生长的植物形态,种类也不同。即使在同一纬度的同一座高山上,雪线以下就有了植物存在。先是低等的苔藓类植物,往下走就有了草本花卉,再往下走是针叶树林,再往下是混合林,最下面是阔叶林。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不同高度的气温不同。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大家知道,在地球上,纬度越高气候越冷。在寒带适合针叶林生长,在暖温带既适合针叶林也适合阔叶林生长,到了热带绝大多数的树木是阔叶。这就说明不同的植物对温度的适应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人工种植的植物花卉,它们生长温度是以摄氏5度(华氏42度)为界。5度以上它们可以生长,当气温降到5度时,它们就停止生长,一般盆栽的植物在5度以下时间长了就会冻伤乃至死亡。所以各种花卉都有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条件。
(五)空气
植物是会呼吸的,它们的根叶都有气孔,植物通过呼吸制造吸收营养和调节水分。人类呼吸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恰恰相反,它们是吸进二氧化碳,而在光合作用下放出氧气。
有人养花浇水很勤快,如果花盆排水欠佳,多余的水分就会在花盆的底部积蓄、淹根,因而会造成花卉根部气孔杜塞而窒息死亡。
在雨水稀少的地方,人们种植在公路边的树木,叶面上会落满灰尘,因此需要人为的洒水冲洗,否则也会引起叶面干枯脱落。
以上仅列举了植物生长必备的条件。当然人工种植的植物要想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还需要人工调理。例如选种、施肥、改良,管理等等,此不多叙。
下面我们谈谈野生花卉和人工栽培花卉的区别。
一般地讲,野生花卉常年在野外,在大自然怀抱中经风雨,在气候条件变化下锻炼的生命力比较坚强。比如,虽然野生观花植物的花朵小,花色单调,但是它花多,气味浓,花期长。而人工栽培的花朵大,花色艳丽,品种多。野生花卉对土壤等适应性强,地理分布范围广,而人工栽培花卉对土壤和温度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从果实上看也有较大的差别。野生植物果实小,味道差,而人工栽培的植物果实大,味道好。
台湾金针山的野百合和花 (摄影:贯明)
但是,野生植物基本上靠自然条件繁殖。优生劣汰,而人工栽培的植物就有人为因素在内,比如嫁接、人工授粉、基因改造、无性繁殖等。
人为的使物种发生变异,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些弊端人们觉察不到。比如基因改造,表面看起来能增强植物的生命力,能增加产量。但是它使植物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基因改造农作物生产的粮食,人吃了会伤害身体,甚至影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