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风】看政治:贤能与地位
——专制选拔与民主选举自我矛盾和相互矛盾的主因
【看中国2016年10月12日讯】网上朋友贴了一篇深度文章《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贝淡宁:贤能政治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贝淡宁原文标题是《贤能政治是个好东西》。该文开门见山:“贤能政治的含义是设计一种政治制度,挑选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政治领袖做知情的、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也就是说,贤能政治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政治领袖有超过平均水平的才能和品德;二是设计用来选拔这种领袖的机制。”
接著作者强调了他支持中共专制体制反对西方民主的立场,以及从该立场出发来强调贤能政治的原因:“当今世界,贤能政治已在政治理论中黯然失色,但是,在中国背景下,复兴并重新解释这种政治理念尚有三个重要理由。其一,贤能政治过去是,也会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其二,西方民主是一种有缺陷的政治体制,而贤能政治有助于弥补其部分缺陷;其三,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本身正变得越来越崇尚贤能……”
或许此文作者因为不得不强调的立场,使得他不能理出或者不敢讲出“贤能政治”衡量社会体制优劣的标杆作用。为此,笔者试图跳出自己的立场,重新审视“贤能政治”,从“贤能政治”的角度来比较专制体制和民主体制、专制选拔和民主选举的优劣。
衡量标准:“人才实力”
首先,认同该文提出的选拔或选举的标准,即“贤能”。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不妨更明确的抽象出选拔或选举的本质或真正目的:把人才的社会地位(主要是政治地位)和其贤能的高低尽量匹配。
这是一个抛开任何个人立场的理想目标。如果把一个国家或社会人才的整体效用,定义为“人才实力”,那么,这个理想目标就是要达到“人才实力”的理论最高值。个人的社会潜能正比于该人才的“贤能”指数,而该潜能发挥社会效用的多少,又正比于该人才的社会地位指数:
Hn = An x Cn
其中,
Hn为个体n 的人才实力(Human Power),An为其贤能指数(Ability),Cn为其社会地位指数(Class)。
那么社会或国家或某团体的整体人才实力可以表达为:
H = ∑ Hn = ∑ An x Cn
(注:考虑到个体间、团体间的相会合作或排斥等作用,表达式会更复杂。作为初步定性讨论,这里选用了最简化的模型,暂时忽略个体实力之间的任何关联性。)
依此定义,数学定理已给出了结论:当An和Cn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一致时,H值最高,即:一个国家或社会的“贤能体系”与“地位体系”匹配度越高,其整体人才实力越强。
这也是从一个角度证明“精英政治”的合理性。
阻碍“贤能体系”改进社会的两大矛盾
然而现实社会中,至少两大矛盾阻碍了这种理想的实现:
其一,个人立场与社会整体立场的矛盾:个人普遍追求的是个人社会地位的最高化,而非自身贤能与其社会地位适配的“适可而止”,甚至多少怀有赌徒般超额赢取的侥幸心态和暴发户冲动。所以社会整体进步的非理性阻力,具有遍布从社会最基层到最高层的从未磨灭的人性基因。
其二,地位体系的等级与贤能体系等级之间的矛盾:既成地位体系中各等级由下至上越来越高的权力和权利,使得其惯性越来越大,保守势能越来越高,改变难度越来越大。该矛盾的好处是,当国家的既成人才实力与理想指数接近,即,其社会地位体系与人才贤能体系高度匹配时,社会很容易保持进步或稳定,而很难走向落后;同理,其弊端是,当国家的既成人才实力与理想指数差距很大,即,其社会地位体系与人才贤能体系高度不匹配时,社会很难保持进步和稳定,而很容易在逆淘汰中走向没落甚至灭亡。
由上而下“选拔”vs由下至上“选举”
该文为了强调中共专制体系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优越性”,举例并抨击了民主社会"选举"制度的"弊端":“在政治过程中,资本家利益掌握了过多的权力,尤其在美国政治体制下,一人一票被说成一美元一票看来并不冤枉。”并引述詹森・伯南曾的话说:“如果选民无法做出知情的、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不如不去投票的好。”
这确实是西方民主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目前正在发生欧盟的难民危机和美国大选前所未有的乱局,令一人一票"选举"受到质疑。而中共宣传正好借此利用精英“选拔”来证明专制的合法性,来否定西方的民主“选举”。
这种指责因夹藏个人立场,难免自相矛盾。首先,可以说一美元一票是一种变相贿选,不择手段讨好亿万选民,因为选民决定了候选人未来的政治地位。那么在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一元人民币一票的贿选,却有人大代表明码标价的万元、十万元、百万元的贿选。为什么江泽民、徐才厚、郭伯雄手下流传着有"千军万马"、"百万雄师"等买卖官底价切口?难道不是因为中国大陆的“选民”不是亿万百姓,而是那些少数的人大代表,和极少数委员、常委的“三个代表”吗?一小群集中贿赂的对象和亿万“一美元一票”的平头百姓,孰优孰劣?
其次,西方资本家能够做到一美元一票地从全国亿万选民中买到选票,这本身不就是精英政治在西方一人一票的普选中发挥了高效率的作用吗?在中国给那些少数和极少数“精英选民”一人一美元能否达到"贿选"效果?恐怕即使给中国普通百姓一人一美元,也买不来他们回心转意的口头支持,更何况精英们。
理想国的贤能选取制度 民主和专制非简单对立
那么,在不否认西方民主和中共专制的人才选取制度各有其弊的前提下,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和比较各自的人才选取制度呢?答案依然是上述贤能体系下的“人才实力”指数:即人才选取的有效性等价于与整体选民的人才实力,只不过这里的社会地位指数Cn,以选民的权重(即选举地位)替代。
在西方一人一票“选举”体制下,选举地位指数Cn 衡等于1。而在中共“选拔”体制下,普通百姓没有选举权,Cn=0;对于有选举权的少数两会普通代表,每人一票,Cn=1;对于极少数的“三个代表”,他们占据了全国适龄人口总数中两会普通代表以外的所有选票,并按照其内部帮规,瓜分各自选票的权重。极端独裁情况下,比如金正恩的朝鲜,元首一票的权重,几乎相当于全民总数,所有其他人的选票权重几近于0。
那么,这种鼓励“精英政治”的贤能体系中,专制国家的选取机制理论上有可能优于民主国家一人一票的结果。那种情况发生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名君贤臣时代,即天子是最贤能者,三公或众王等次之,臣子贤能度依地位高下依依次之。专制这种并非人人平等,社会中三教九流并不一视同仁的选取机制,在此理想状态下,人才实力和人才指数都趋于最佳。然而反之,如果贤能高低者的社会地位倒置,其社会人才实力将趋于最弱化,远远低于一人一票的民主普选。那种情况在历史上朝代衰败、国家将亡时期几乎无一例外。
西方成熟和成功的民主社会,都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的平民化民主,而是既能以自由为发展天空,又能以法制为脚踏实地,真正由精英主导的一个民主世界。
这一点,贝淡宁文中也没有否定。他在列举了贤能政治在以儒家传统为主的东亚国家的普遍历史存在后,小心翼翼地提出:“贤能政治的理念也是西方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并引述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贤能政治理念辩护的著名言论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中,政治领导人因有卓越的能力做出知情的、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的政治决断而被选出,并被授权统治这一共同体。”
体制兴与亡 在能更在贤
任何制度,及其国家和社会,无论东西方,都有兴亡的过程。如果顾名思义,我们可以把“能”定义为可量化的人类改变社会的能力、能量、功能,而把“贤”定义为其“能”之品质,即在兴亡中所发挥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贤也可量化,可大可小以表达积极或消极,可正可负以表达兴或亡的作用。
能者,社会进退之体魄;贤者,社会生灭之灵魂。
东西方社会目前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都源自体系中“贤”负因子的增加。
“人才实力”函数表达意犹未尽
上文说过,人才实力的函数表达,还可以有更丰富的形式,来涵盖现实社会中更复杂的因素。比如,中国特色的政治体系中,存在的一个遍布各级领导层的“垂帘”克隆体系——中共党委。克隆,是指在所有政府级别的部门一把手如部长、省长、市长、厅长、局长等身边,都安排有一个与之同级别的党委书记。“垂帘”,是指党委书记虽然相对更加“务虚”,但是在该部门拥有绝对实权,犹如儿皇帝身后垂帘听政的慈禧。把党委和书记纳入“人才实力”函数,对研究和衡量现代中国社会,将是一个有趣的学术实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