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与修行(图)
生活中,人们累了,倦了,都想回到家中好好歇息一番。风尘仆仆,头脸脏了,总是想赶快洗个热水澡,一解疲乏。繁忙的都市生活,难免让人蒙上铅华,让人身心俱疲。除了工作的压力,人生的重担也十分沉重。所以经常听到有人说:干活不累,我心累啊!
沐浴洗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
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惯例。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臣职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在传统文化中,沐浴不仅仅是单纯的洁身净体,润肤养身;而被视为隆重礼仪。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
据史书记载,公元334年,东晋石虎在邺城盖了“龙温池”,这是我国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唐代有西安临潼闻名中外的温泉浴室“华清池”
沐浴斋戒
所谓“沐浴更衣,净手煴香”,“沐”,濯发也,亦即洗发;“浴”指洗身。更衣:换干净的衣服。净手:洗手。煴香:即点上熏香。古代皇帝祭天拜祖、僧人诵经念佛之前,先要沐浴是个定俗,表示心洁崇敬。
沐浴往往同斋戒联系在一起。“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近女色,减少娱乐活动。后以此指称相似的宗教礼仪。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沐浴可洗去身体上的污垢,而修行则可洗去心灵上的尘埃。佛经为救世而传人,佛教中有一句话——“佛光普照,礼义圆明”,认为佛的光明普遍平等的照到一切世界;佛光也代表着佛的智慧,以佛的慈悲智慧光明照亮一切众生内心的无明黑暗,使所有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开启本性中的智慧光明。佛法何其广大无边,在佛法的威德之下,一切都变得祥和圆明,人心向善,遵从礼义。佛恩浩荡啊!多少法徒拥有正信,多少人沐浴法光,得以聆听神佛的指引。
浊世之中,只有寻求修炼的正法门,才能提高心性,才能提升人的品行,增大心的容量。从而包容别人,善待众生,善待自己。于红尘俗世中脱颖而出,于万千繁华中寻求心的宁静,于百世辗转中寻找生命的归宿,惟法光沐浴心灵,才能达到真正的大自在啊!
这正是:
沐浴除身垢,
佛经洗心尘。
法光普照下,
处处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