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送他出国,是我错了吗?(图)
卖房送他出国,是我错了吗?(网络图片)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年妈妈和我谈起他的儿子,38岁,留美博士,在家里蹲了两年,她没有怪儿子,反而是充满自责。
妈妈说,儿子拿到学位刚回台湾时,有出去找过工作,可是大学关校并校的传闻满天飞,找不到教职缺,而民间企业又觉得用不到博士学历,而且36岁毫无工作经历,因此求职也四处碰壁。说著说著,妈妈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再也收不住,一颗一颗的掉了下来,哽咽的说:
“是我错了,不应该从小要儿子好好念书、考上好学校,以为这样就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让他有过高的期待,没有办法接受现实的人生不如他的理想。”
打从儿子念小学起,成绩数一数二,逢年过节亲戚看到他,就期许他长大一定要念医科或当律师,念博士到大学当教授也挺光耀门楣。这位妈妈自觉有责任好好栽培儿子念书,住南部的她还为此调职台北,陪儿子在台北念大学,甚至卖掉房子送儿子去美国攻读博士。孩子认真自律,一路没让父母失望过,整个家族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经历”“年资”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总觉得台湾就业市场,就是以学历取向,学历越高的成就会越好。
但是这几年观念似乎有在变,出了社会之后才发现,在公司里,反而没有太多人会去问“你以前读什么学校”,更多的是同事可能都是一些不知名大学,甚至主管也不是什么有名的一流大学,出社会后,公司注重“经历”大于“学历”。
除了一些大公司,面试会要求要一流大学外,其他的似乎反而重视经历居多。
何况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是,有实际的打工经验,比学历的一张纸还来得重要。
现在读研究所、念博士的人,反而在出社会后,起步跟大学出社会的人相比就少了起码三年的经历,三年的经历可能在职场上就差了一个位阶,也许学历高的人,一开始起薪也会比较高,但经历高的人,往后升迁硬是会比较快。
现今中小企业多,反而很多公司面试会怕自己小庙请不了大佛,宁愿选大学生也不想选研究、博士生,研究所工作已经晚别人三年了,何况是博士生呢?
如果真的是为孩子想,就让孩子去选择要提早面对社会还是继续读书吧!分析优劣要继续读书,就要有晚别人起步的心理准备,现在读书不是唯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