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韧性恐难持续太久(图)


人民币的韧性恐难持续太久(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8月30日讯】中国央行(PBoC)的外汇储备已停止下滑,中国境内外市场的汇率差距几乎消失。

不过,人民币的韧性不太可能持续下去。特别是,曾在去年人民币贬值时见顶的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无视人民币汇率再次趋稳而在今年继续缩水。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不断萎缩,就好比煤矿中的金丝雀,显示未来可能发生新的汇率动荡。

不过,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持有人民币,令投资者可以在不招惹中国资本管制的情况下,获得对中国经济的敞口。离岸人民币存款的持续下滑(在过去一年里缩水近三分之一,至1800亿美元),显示出各方对人民币的信心依然十分脆弱。

首先,不断萎缩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表明,由于去年的贬值加大了外汇借款风险,中国企业正在偿还以美元计价的贷款。

中资集团正在动用存在境外的人民币资金削减外部债务。国内企业也在降低境内存款规模。但离岸人民币持有量的不断收缩(过去一年里,这一趋势紧跟企业外汇借款的减少)说明,尽管目前汇率平稳,但资金仍在流出中国。

其次,离岸人民币存款的减少,反映出散户对人民币的持有意愿正在下降。在亚洲零售市场,人民币一直被推销为适合个人和家庭的长期、高收益投资对象。去年的贬值明确表明,这种货币并不是一种只会涨不会跌的单向押注。

今年人民币境外存款持有量的下滑,表明散户在继续回避人民币。

第三,甚至是在中国每月依然运行巨大贸易顺差的情况下,境外人民币的持有量依然在下滑。出口商似乎不愿将外汇盈利在境外兑换成人民币存款,表明它们担心人民币将来会再次贬值。

最后,离岸人民币存款的下滑还与外国投资者撤销人民币套利交易有关。从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分析,这种现象似乎从2014年夏季就开始了。

境外银行对境内银行的总债权——人民币套利交易的一个风向标——在达到1万亿美元的峰值后,在过去两年里稳步下滑。与此相反,中国大陆以外的人民币存款只是在去年8月人民币汇率贬值时才见顶。不过,今年境外银行对境内银行的债权和人民币境外持有量同时下滑,表明人们对人民币未来前景的信心十分低迷。

这种看空人民币情绪的背后,是人们担心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一旦开始再次收紧货币政策,中国的资金外流将会加速。而正是美联储10年来首次加息的威胁,促使中国央行在12个月前将人民币贬值。

去年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从1美元兑6.11元人民币急剧下滑至1美元兑6.40元人民币。而美联储在去年12月开始加息的决定,促使中国央行在今年初将汇率中间价设定在1美元兑6.56元人民币。对美联储今年夏季会再次加息的担忧,曾导致汇率中间价在上月逼近1美元兑6.70元人民币。

过去一年里人民币的过大跌幅,是由美国仅仅一次加息导致的。对美联储未来加息会加剧资金外流的担忧,固化了人民币境外存款减少的趋势。

不过,在中国大陆以外持有的人民币不太可能完全消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加大的份量、长线投资者将其投资组合多元化的愿望、以及逐渐放宽的资本管制,都应该会在人民币用于国际支付的自由度越来越大的同时,促使离岸人民币存款的规模在今后几年内有所恢复。人民币境外存款将变得与美国境外的石油美元一样常见。

不过,人民币境外存款的下跌,显示出在人民币贬值一年后,人们的信心仍未恢复。脆弱的市场情绪将使人民币依然容易受到新的市场动荡的影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