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开启夏朝?大洪水证据引学界争议(图)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地质学家首度发现证据显示中国约四千年前曾出现大洪水,几名儿童的骨骸显示当时发生大地震,可能在黄河上游引发山崩形成堰塞湖,后来溃堤引发洪水,也许促成夏朝的诞生。此项重大研究在国际间引起关注,并引发学界争论。
大洪水发生过的新证据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深入人心。根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大禹因治水有功成为天子,开启了夏朝的历史。然而,研究者却始终缺乏有关大洪水真实存在的证据,对于夏朝存在的时间也缺乏准确的历史记录。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疑古学派学者甚至怀疑大禹究竟是神,还是一个真实的人物。由于没有明确的第一手资料,中国古代史上的“夏商周”断代,也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难题。
今年(2016)的8月5日(美国时间8月4日),《科学》(Science)期刊中,有一篇文章,题目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发为中国传说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据》(Outburst flood at1920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作者称,该项研究为大禹传说中的大洪水提供了地质学证据,可能提示夏朝开始的时间。这篇文章立即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科学界引发讨论。
有人评价这篇论文具有颠覆性的意义,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篇论文的结论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根据《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与“法新社”报导,这项研究的发现刊登在《科学》期刊(Science),可能会改写历史,因为内容不仅显示曾出现大洪水,而且时间是在公元前1920年,比起传统上流传的时间晚了几百年。这意味大禹建立夏朝的时间也许比中国历史学家所认为的要晚。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吴庆龙教授表示,大禹使乱世恢复平静,“获得天命,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禹的传说为儒家治国思想奠定基础,但近代有些学者质疑是否真有此事,他们认为也许这一切都只是神话,意在证明帝王统治的正当性。
大洪水证据与夏朝存在有密切关联?
吴庆龙领导的中美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位于青海省黄河上游的积石峡附近,曾由于一场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形成一个大型的滑坡坝,河水灌入形成堰塞湖。通过对滑坡坝残余坝体的实地勘察、以及对下游黄河两岸至距坝体25公里的喇家遗址进行地质采样研究,研究者称发现了支持大洪水的地质学证据,且与历史记载的大洪水相关。通过碳十四定年,研究者将这场洪水的发生时间确定在大约公元前1920年,并得出结论称这与被学界认为可能隶属于夏朝、标志着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的存在时间重合,从而提出夏朝或于公元前1900年开篇,比中国官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提出的公元前2070年的起始时间又推后了170年。
吴庆龙说,地质学的证据对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很重要。“这次大洪水也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所发生的重大社会政治变迁相一致,表明这些重大自然事件和历史政治事件的同时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巧合,而是人类对极端自然灾害所做出的深刻而复杂的文化响应,这一响应将不同地方的人群联系了起来。”
共同撰写研究报告的普度大学教授葛兰杰(Darryl Granger)表示,他们的发现显示确曾出现灾难性的大洪水,是地球过去1万年来最大洪灾之一。
科学家利用人类遗骸来判定灾难发生的时间,在古代一场地震的瓦砾堆中发现了三个孩童的骨骸,以放射性碳定年法检验他们的骨头后发现,他们死于公元前1920年,适值中国出现重大文化转型的时代。
研究人员研判,当时那场地震据信在如今的青海省引发山崩,崩落的土石形成堰塞湖,阻断黄河,几个月后积水满溢时溃堤,导致大洪水,威力足以为祸下游两千公里的沿岸地区。参与研究的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高德(David Cohen)表示:“这是首度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洪水,大得足以说得通。”“如果真的发生过大洪水,也许夏朝也可能真正存在过。二者直接相互关联。”研究人员主张,如今既有证据支持古籍中的说法,夏朝可能是始自公元前1900年左右,而非先前认为的公元前2200年。
学界对最新证据持保留态度
《知识分子》从多位业内学者处了解到,该研究从地质考古角度对喇家遗址毁灭原因的研究取得不错的成果,但在推导与黄河下游洪水有关联方面,有力证据不足,因此,中国考古界学者对这一结论普遍表示质疑。
在《纽约时报》对这篇论文的报导中,受访的几位研究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对从中国史书对夏朝的记载中找寻大洪水存在证据的做法也持谨慎的态度。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先秦历史的Paul Goldin说,大禹治水的故事是相对较晚近的时候出於哲学和政治的考虑才进行传播的,所以认为其等同于对久远历史事件的追忆这种做法本身是值得怀疑的。在他看来,中国的考古学者有一种思维定势,即“想证明所有的历史书籍和传说都存在基本的事实。证明他们的研究发现与历史典籍的描述相吻合不应该成为考古学家的本能思想。”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对《知识分子》说:“这篇论文就夏王朝、大禹治水与其讨论的内容之间,没有给出明晰的证据链,它们之间没有必然关系。”许宏的观点得到不少从事考古研究的中外学者的认同。
许宏亦指出,考古需要从实际材料出发,而现有考古材料对文献中关于夏朝和大禹的记载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他对历史典籍的描述保持敬畏存疑和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不轻言夏朝,说二里头(文化)极有可能是夏朝可以,但不能说它肯定就是夏朝,因为里面扑朔迷离,没有像甲骨文那样的铁证。”“作者既采用历史文献中‘夏’的概念,又没有遵循它给定的时空背景,这个就显得比较拧巴了。”
许宏表示,在像甲骨文这样的自证性证据出来之前,不可能彻底解决狭义史学的问题,任何观点都是推论和假说,而不可能成为定论。公众把主流观点认为是定论,这种看法存在问题,“和我们中小学教育追求标准答案有关,实际上不可能有标准答案,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是无解的、不可验证的。”
许宏说中国考古学者在微信群也对这篇论文展开讨论。有学者提问:这篇文章如果是中文的,在国内能发出来吗?大家皆说不可能,尤其是国内的考古学三大杂志《文物》、《考古》、《考古学报》。又有人问:如果不谈大禹和夏,这文章能发出来吗?大家也说不可能。“那就考古研究的评价体系而言,是《科学》有问题,还是我们的三大杂志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