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春秋》续刊发行 百度评价令人玩味(图)


2016年8月号《炎黄春秋》印发。(网路图片)

【看中国2016年08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黎紫曦综合报导)近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强行接管《炎黄春秋》后,印发了2016年8月号《炎黄春秋》,原杂志社社长杜导正和副社长胡德华发出声明,抗议“伪刊”冒用《炎黄春秋》的​​名义。此外,有观察者发现,一位不出名的作者,通过三个不同的笔名,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强行推出新版《炎黄春秋》,从包装到内容,与以往的杂志风格略同。不过,北京知名专栏作家敏锐地发现,“伪炎黄”第一期的18篇文章中,有三篇文章出自同一作者孟昭庚,他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名字,即孟昭庚、耕晨、孟半戎。

根据新浪博客的介绍,孟昭庚1942年生于江苏滨海,退休前曾供职于江苏盐城监狱。作者常用的笔名有赵赓、淮驹、庚辰、耕晨、孟半戎,孟醒等六个。

不仅如此,“伪炎黄”新版权页显示,李锐、杜导正、何平等人仍在顾问名单中。而原来的编委会中多名表示与“伪炎黄”断绝关系的成员,也均在编委会名单中。

百度简介说明 炎黄风波起因在其中?

此外,大陆“百度百科”关于《炎黄春秋》的​​介绍也引起外界关注。

“百度百科”中详细地讲述了2012年发生的《炎黄春秋》网被注销事件,但未对今次停刊风波做任何说明。

关于评价部分写道,虽然《炎黄春秋》部分文章批评中共建政以来的历史错误问题,但因其追求历史真相,并将争论局限在学术讨论内,故而其理性、客观、公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也赢得了当局的信任,这是《炎黄春秋》得以长期出版的原因。

不过,简介笔锋一转,“当然有部分左派人士认为,《炎黄春秋》其名义上是一个关于历史为主的综合性杂志,打着‘秉笔直书’的幌子,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杂志,借谈历史来影射现实。”

有观察者指出,前段的赢得当局信任与后段的左派受到压力,是否意味着“炎黄”风波的起因,或对该事件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本文留言

作者黎紫曦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