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扔掉的绝世宝物造就了日本的崛起(组图)

自从一二次鸦片战争耻辱战败后,清政府喊出三十年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建工厂造洋炮练新兵等全是帐面上的辉煌成果,然而甲午一战,日本足足准备了26年,而清朝的北洋海军虽号称亚洲第一,但这个第一却是被列强逼出来的,甲午战争中国就是在打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而相关原因各方专家总结了很多,但这个日本人总结的离奇原因,就是赢在一件法宝“海国图志”。

早在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前,日本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就坚定认为日本一定会赢,因为捡到了一件来自中国的绝世法宝,而当代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同样也持这观点,“日本能够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首先要归功于这件法宝。”这个传说中的宝贝,正是中国清代思想家魏源写就的一本奇书《海国图志》,但一本书会有多大的杀伤力?


这绝世法宝就是《海国图志》 。

这本书的写作缘起是鸦片战争,大清割地赔款败的完全狼狈,应运而生了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其中知名度极高的,自然是林则徐,当然林则徐看世界的水准也非常有限,说是放眼看世界,只是睁开了半只眼,完全睁开眼睛的,是他昔日的幕僚魏源。


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其中知名度极高就是林则徐 。

魏源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打算写一本书,写的是一本真正包罗万象,涵盖世界各主要国家人文地理知识乃至制度文化的百科全书,但放在当时的中国,这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资料极其匮乏、翻译十分困难、连私下学个外语都要办罪,耗时耗力无人喝彩,反而有可能招来奇祸,但魏源还是坚持做了下去,不止因为林则徐的嘱托,更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历经十一年各种挫折,他终于完成《海国图志》。


魏源历经十一年完成《海国图志》 。

而日本人与《海国图志》的缘分,起自1851年长崎港的深夜,在相当多日本史学家甚至政治家眼里,这个时日不可考的小事,却是日本历史浴火重生的开始,因为那批被查禁的货物中,就有三本《海国图志》,起初日本人也没在意,谁知从这一夜开始,这本书开始源源不断的爆发强大的魅力,从政府乃至是民间,凡识字的日本人,立刻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以明治维新时代吉田松阴的说法,正是这本书,不但激励了一代日本人为国家奋斗的决心,更帮助日本人找到了一条奋斗的道路。


日本人与《海国图志》的缘分,起自1851年长崎港的深夜。

但这书的内容强在哪里?首先是信息量丰富,介绍了欧洲主要国家的历史沿革与制度文明,不但资料超多,还有同时期西方主要地理著述引用,更兼文字内容十分生动,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写成,还生怕读者看不懂,又配了八十多张珍贵插图,如此图文并茂,因此连粗通汉字的日本人,都能轻松看懂,以至登陆日本,就迅速火热,而它最大的价值,却不仅是好读,而是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视窗,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十分明确,要想战胜对手,就要知道对手到底为什么强大,因此整本书讲的最透彻的,也正是这件事,从各国的政治制度到经济模式,全都讲得十分透彻,堪称是一本内容品质高且通俗易懂的19世纪全球治国宝典。


《海国图志》最大的价值,却不仅是好读,而是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视窗。

如此宝典对当时的日本来说,更好比干旱中最温润的及时雨,正是在这个日本人集体眼黑的年月,《海国图志》的到来,真正为他们点亮了灯,日本人通过这本书,看到了一个全新生动的世界,看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与文化,坚定了学习的信念,而对于明治维新来说,《海国图志》的价值更是无比强大,不仅仅是这场维新运动的骨干们,多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明治维新从工业发展到商业运营等各方面的重大国策,更完全来自对这本书观点的照抄照搬。


明治维新从工业发展到商业运营等各方面的重大国策,更完全来自《海国图志》。

但《海国图志》在中国的反应却是清清冷冷,一共印了几千本,三年才卖出一本,销量冷清不说,某些守旧的大臣们还说要把这书完全查禁烧掉,而左宗棠对这事无奈的说,《海国图志》写了二十年,中国根本没变样,在惨澹的销量下,商人把这书意外给清到了日本,但后果却是三十年后,甲午战争的惨败。


《海国图志》在中国的反应冷清,大臣们还说要把这书完全查禁烧掉。(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