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6年08月09日讯】我们刷微博、我们刷知乎、我们刷微信……
坐地铁上刷、走在路上刷、上厕所也刷……
网络上确实是有那么多有才的人,说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觉得每天都在接触新的知识:又学到新东西啦!
可是一天下来,回想一下,你能不能想明白今天在手机上到底学到了些啥?
长期接收碎片化的信息,我们的知识库真的有扩充吗?又或者,如何才能让这些新的东西为我们所用呢?
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
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碎片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
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
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
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
它们往往不够严谨、全面
简而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事实”(或曰“观念”),二是“联系”。
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
“事实”决定了你的知识广度,“联系”决定了你的知识深度。
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你只知道ABC,你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DE,甚至F,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
但如果你不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即使你知道ABCDE,你也是没办法得出F的——你不知道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后它们能够呈现出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
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
这样的结果是: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
——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
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
——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前文已经说过,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那么,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你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你的“网络”并没有扩大;甚至是有害的
——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五层、六层乃至更深入的剖析。
长此以往,你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
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是B”、“C是坏的”、“因为A所以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还是在读书、看公开课,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
我之前在一个“聪明人的思考方式是什么”的问题中,提到过:聪明人的思考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元认知。
同样一个问题,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个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网络。
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其实无论刷微博还是读书,都可以避免碎片化认知。
具体的方式是:
1、先花一点时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
如何梳理呢?以你能够说出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为准。顺着这样的知识点捋一遍,这个网络就是你已经构建完成的知识网络。
2、找到知识网络的触点。
亦即自己感兴趣的、但尚未进行探索和了解的知识点。阅读、学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接触这些触点的知识,延展自己的知识网络。
3、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体系。
亦即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
4、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路径。
也就是说,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之间的路径,查清楚、弄清楚,将它们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新的“触点”,拓展你的思维网络。
5、检验并输出。
将这两个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口述、写文章,去教会别人这个知识。或者,在心里把它讲一遍,看是否能够讲得清晰易懂,没有障碍。只有能够输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6、不符合以上方式的内容,果断舍弃。
如果一个东西无法纳入你的认知体系,那说明你现在还不能掌握它,那就果断放弃,因为它对你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记忆的)成本是远高于收益的。
再多谈几点:
读书不用追求“读完一本书”,而应该追求“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东西”。
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100%对你有用,其中肯定有你所不感兴趣的东西,也有你所无法接受的东西,没关系,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即可。
不用务求全部读完。甚至,读一半,放回去,再跳着读别的书,也是很好的方式。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如何处理微博上、知乎上那些有趣的碎片化知识?
个人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将它们作为起点。如果你觉得一个知识很有趣,就以它为出发点,去探索它背后的原理、背景、应用,去查资料、GOOGLE,顺藤摸瓜。
这个知识点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有价值的是你去探索的过程。你经过探索了解到的东西,才能纳入你的知识体系,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
以上种种都需要不菲的时间,但学习本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所以优秀的人永远是凤毛麟角,所谓聪明的人,无非他们把走路、等车、休息等更多的时间花在这上面罢了。
再说,学习本身,岂非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