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卷三十五记载,“人之情,服于德,不服于力。故古之圣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后人,即天下推而不厌,戴而不重。此德有余,而气顺也。故知予之为德,知后之为先,即几道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心理,是顺服于道德,而不顺服于威力。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处处言语谦卑,事事行在人后,天下人都推重他而不厌烦他,拥戴他在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有重压。这就是德高有余而气顺于道。因此,懂得“给予”就是“得到”,懂得甘居人后实际上是站在了人前,这就接近于“道”了。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事才会顺畅;谦和的美德才能获得人心,赢得众望。“和衷少争,谦德少妒”。古人推崇中庸之道,做事谦恭忍让,留有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有时“难得糊涂”反而是一种大智。从以下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谦虚恭和、以德服人的益处。
冯道谦德少争成“乱世不倒翁”
冯道在后唐事四帝,在后晋事二帝,在后汉、后周也备受重用,五代时他六度为相,前后拜相二十余年。冯道历经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三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前后为官四十多年,始终不倒,令人称奇,被称为“乱世不倒翁”。
冯道谦德少争,他做宰相时,有一个举子李导求见。冯道对李导说:老夫名道,由来已久,又累任宰相,你不可能不知道,但还取名道,合乎礼吗?李导听了不服,说:相公之“道”是无寸底的,小子的“导”是有寸底的,怎么不可呢!冯道听后竟说:老夫不唯名无寸,诸事亦无寸,“吾子可谓知人矣”。一笑了之。承认自己“无寸”且“了无怒色”。
冯道为人也十分刻苦俭约。在晋梁交战前线,他在军中只搭一茅屋,室内不设床席,睡觉仅用一捆牧草。送他在战争中掠得的美女,他无法推却时就安置于别室,等找到她原来的亲人后再送回去。他因父丧丁忧期间,遇到饥荒,他就尽自己所有用来救济乡里,亲自种田背柴。有因人力不足而致田地荒芜的人家,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夜里帮助耕种,事后人家前来道谢,他认为这完全是应该做的。
冯道面对王朝的频繁更替,却始终屹立不倒,跟他谦逊恭和、崇尚道德有很大的关系。从以下冯道创作的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人处世的原则,“乱世不倒翁”的成功秘诀也许就在此中吧。
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王昶谦逊教导后辈谦恭宽厚
曹魏时有个叫王昶的刺史要求自己的儿子要谦逊宽厚。魏青龙五年(公元237年)一月,魏明帝下诏,要求每位公卿都向朝廷举荐一位德才兼备的人。司马懿推荐的人才是衮州刺史王昶。
王昶平日为人谨慎、谦逊,他教导他的后辈要谦恭宽厚,他常说:“成长快的生物,往往死得也快,而成长慢的生物往往衰亡得也相应比较慢。比如某些草,早晨开花常常在晚上就凋零了。而松柏虽然生长缓慢,但即使在严冬也能保持经久不凋。因此,办事情不要急于求成。如果做事时能把退缩当成前进,谦让当作获利,软弱当作刚强,那他就很少会失败。如果有人批评你,应该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的有过失。如果有,证明人家说得对;若没有,也只是证明人家说得不对而已。人家说对了,自然应该虚心接受,人家说得不对,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你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谦受益,满招损”,自古谦虚就是中国人所秉承的一种美德。为人随和豁达、谦逊待人,不但修养自身,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灾祸。淳朴敦厚、保持和气是一种珍贵的品格,能使人冷静理智的思考和面对解决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相反,意气用事、恃才傲物往往却会找来祸端。
张廷玉代子谦让美德彰显天下
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晋大学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雍正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认为“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宣力。大学士张廷玉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若霭秉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可是张廷玉却不这样认为,他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他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官府,而犬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张廷玉是深知一、二甲这一差别的,但是为了给儿子留个上进的机会,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次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皇帝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倍沐皇恩,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垦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谕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也就是说,崇尚节义的人要用谦和诚恳的态度来适当加以调和,才不至于留下引起激烈纷争的隐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谦恭和蔼的美德,这样才不会给人开启嫉妒之门。张廷玉代子谦让、处事不争,张若霭也能秉承家风,他们的美德流传至今。
结语
圣明的人,越是成功,越会谦和;美好的品德才是需要不断修养和推崇的。在人生的顺境中,以谦卑的心态面对赞扬和荣耀,谦虚恭和的与人相处,努力的传播德行的重要、宣扬道德的美好;在人生的逆境和面对挫折时,谦和忍让的心态能够理性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迎来人生的转机、创造良好的新的机遇,走出人生的低谷,开创良性的局面。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不断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参考及出处
1.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群书治要》,唐
2.文子,《文子》,先秦
3.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宋
4.冯道,《偶作》,五代十国
5.冯道,《天道》,五代十国
6.陈寿,《三国志·王昶传》,晋
7.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民国
8.洪应明,《菜根谭》,明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