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债转股处理银行坏帐问题可行吗?(图)


债转股乃缓兵之计实则风险不小。(网络资料图片)

【看中国2016年05月24日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5月23号的报道说,中国政府主导的这项一计划将迫使各银行注销坏账,以换取处于困境的国营企业的股权。万得资讯(WIND INFORMATION)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对这项计划的投入从3月初的大约1200亿美元,飙升至4月底的2200多亿美元。

对于中国政府将付出多大努力对其金融体系进行资本重组,业内观察人士展开激烈辩论。目前,中国大陆的不良贷款占中国各银行资产的百分比越来越高,有人估计已高达19%。中国政府债转股的最新数据,以及去年启动的债务转债券,都显示,一场低调的银行纾困行动正在进行中。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常驻北京的金融机构总监廖强表示,可以说,政府主导的资本重组已经在以一种非典型的方式发生,从而减少对字面意义上的资本重组的需要。

英国伦敦英国商会首席经济分析师吴克刚对本台记者表示,中国当局的债转股只是清理坏账的一种办法,“债转股就是把公司的债务转成公司股份而已。但是公司的债务不一定就是坏账,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等同起来。”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政府2015年已经批准了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合6120亿美元)的债务转债券项目。这种操作意味着,中国国有控股的银行把发放给与地方政府关联企业的短期贷款,置换成期了限长得多的债券。有人认为这是一项成功举措,因为化解了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前些年,中国地方政府在没有市政债券市场的情况下,被迫用银行贷款推进地方的公共工程项目。

吴克刚认为,目前中国大陆的一些国营企业因为经济下滑,出现了资金短缺的局面,“债转股可以在经济衰退时期给企业注入必要的资金,让企业渡过难关,重新盘活企业。”

但是,中国有些国有企业的债务已经成为国有银行的坏账,吴克刚说,“这些坏账给银行带来了风险。通过债转股后,银行可以将这些股权转卖给投资者。如果企业无今后成功转型,或者重新盘活,那么高风险就会带来高回报。”

吴克刚认为,除了转转股以来,中国政府还可以采取15前曾经采用的办法,就是成立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把银行的坏账打包,剥离出来,拿到市场上去卖。

但是,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则认为,在中国大陆,债转股也好,把坏账打包,成立资产公立公司也好,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更好的办法是,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进行更彻底的转型改革,让他们变为民营企业和民营银行。因为国有银行的风险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完全听从于地方的行政领导。”

胡星斗教授说,如果债转股的公司已经成为僵尸企业,这些企业将是一个无底洞,银行对他们投下再多的钱也救不活,“国有银行如果转型为民营银行,它就不会按照行政命令去给亏损的国有企业贷款,它就会对贷款的企业进行监督。企业一旦是民营的,它就不会乱花钱,乱投资,因为借贷必须偿还,因为你借的是私人银行的钱,而不是国有银行的钱,还不还都没事儿。”

《金融时报》的报道还说,分析师们迄今对中国政府的债转股计划远远没有那么热情,他们表示,胁迫银行成为那些无力偿还贷款的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将在今年进一步拖累银行业务。债转股非但不能支撑银行的稳定性,反而削弱了银行的稳定。

胡星斗教授对此表示,中国的债转股举措和成立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控股资产管理公司,都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不将中国的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转型,(如果)不让民营银行和民因企业主导中国经济,中国银行的坏账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