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泡沫中国论”的合理性

【看中国2016年04月28日讯】日前,在亚洲学会在纽约举办的一个活动上,美国金融家乔治·索罗斯警告,中国目前由债务推动的经济增长,情形和2007年至2008年次贷危机前的美国十分相似。他称,中国正努力刺激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虽会出现泡沫并可推动经济增长,不过市场不会永远立而不倒。刺激政策只会延缓危机的到来,同时将泡沫吹得更大。

索罗斯指出,中国2016年3月的信贷增长数据应被视作一个预警信号,3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2万3400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彭博社1万4000亿元的预测中值,表明政府更重视的是成长,而不是控制债务。

他说,中国经济溃堤的缺口去年已经出现了,主要是在信贷方面,很多旧的债务需要新的信贷来维持下去,“这将会迎来一个超出人们预期的转折点。”

从2011年大中城市房地产限购限贷开始,中国政府就一直在试图去杠杆,甚至到了201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危如累卵,我判断当年6月即会开始的救市政策还没有真正启动,还在死扛,直到2014年底,眼看着实在撑不住了,才又开始慌不择路大规模救市。但救市的办法仍然不得要领,无非是放水和放开非一线城市限购限贷。眼看着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房价随即暴涨,又手忙脚乱地采取各种行政性扑火政策。感觉各级政府就是不称职的消防队员,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大火,都是用水灌,有时反而造成更大的火灾,有时则造成水漫金山。最后总是狼藉一片。

2014年末以后的中国经济,通过货币放水维持经济增长,试图在工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后,再通过整体过剩局部短缺的房地产继续维持短暂的繁荣。可以看出传统路径依赖在各种时髦智库和决策层中的根深蒂固。尤其令人骇异的是,眼看着三四线及其以下城市房地产供应已严重过剩,基层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已难以为继,我们又迅速开启了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013年开始兴起,3年时间就达到8万多亿元人民币规模。比传统地方债增长更快。仅有人口42万(2014年)的河北固安一地,PPP规模就已经达到上千亿元,400多个项目遍地开花。怕只怕到时又是一地鸡毛,遍地泡沫。

从对货币泡沫的嗜血依赖,看得出中国社会主流对经济学的无知,只知道面多了放水,水多了加面,永远和不成一团好面。不知道、不尊重自由创造繁荣、交易创造价值的天则与人道。我们把最需要激活的两块——大城市和农村的资产死死限制,不得自由交易,却把泡沫最大的中间——中小城市的房地产从价格到数量不断吹大,跟吹气球一样,抓紧两边,吹大中间。如果不从速释放这两端,哪一天会吹爆,真不是危言耸听。

在这里,笔者要透露一个本人总结的秘密给大家: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工业带动就业和城市化的前工业时代,随即要到来的是人口聚集本身带来就业和创造的后工业和服务业时代。能不能顺应这个潮流,打破北、上、深、广等超级大都市通过户籍、限购等不尊重自由、不尊重人权、不遵守经济规律的对人口和资本的限制,是当下中国能否顺利转型、走出危机的关键!

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苹果只有几款产品吧?但都牛气冲天。由于笔者的ipone4已经用到文物级(年代长)、砖头级(速度慢)水平,周日被太太“绑架”到了北京CBD华贸体验店。哇,那么大的店,至少一二百人!笔者当即表示,目测它周末一天营业额,随便可能都是一二百万元!这不过是一个几百平米的店而已!

这就是积聚的能量!更不用说积聚带来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聚变与爆发!

后记:更令人无语的是,国土资源部近日出台“城镇化用地‘新十条’”政策指出,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目标,新增建设用地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倾斜,向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倾斜。除生活及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对超大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官方《人民日报》2016年04月26日14版)。这不是疯了就是一帮神经病!一边去库存一边增鬼城。卖不掉的产品,加大力度供应。卖疯了的产品,不再生产!不过这一回,中小城市大量开发商已经纷纷倒闭或者正在倒闭的路上,土地再便宜也买不了了……

本文留言

作者童大焕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